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是巴伐利亚历史悠久的著名学府,与国际大企业西门子公司为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际地位、影响力的提高,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加强了与中国的合作交流,5月初,巴伐利亚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在该校隆重落成,来埃大的中国学生也逼近500人。
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已成为当地民众和学生的共识和迫切愿望。由埃尔兰根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以下简称学生会)和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对外交流办公室(以下简称外办)联合举办的“中国之夜”应运而生了。
为办好“中国之夜”活动,学生会号召大家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把握住这次绝好的机会,积极参与进来,以起到弘扬中华文明,宣传中国文化,扩大中国影响的作用。有不少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好点子,学生会制订出了初步计划,在与外办交换意见后,学生会负责人制订了详细明确的计划书。
由中国学生创意设计的海报由外办和学生会在各个教学楼、学生宿舍、大学食堂及图书馆张贴,学生会还发布了网络广告,许多同学们还利用自身的人际关系网进行了积极的口头宣传。筹备工作得到了驻慕尼黑总领事馆教育组和孔子学院的支持,他们为活动提供了国旗、灯笼、书画、图片、剪纸、叶雕、石砚等,不少同学提供了自己创作和收藏的中国艺术作品。
6月29日晚7时,经过精心准备的“中国之夜”隆重开场了。活动开始时,大学外办负责人Perlick博士上台为大家讲话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驻慕尼黑总领事馆教育领事谭军也从慕尼黑赶到现场,出席了本次活动。
晚会由中国留学生王丽娜和汉学系的德国学生Ulf联袂主持,两位同学的语言能力都很强,所以两位都反串讲对方的语言,极为生动有趣。
随后,王丽娜同学做了主题为“中国概况”的报告,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中国的人文、地理、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马宁和李芮同学用同样的形式分别介绍了中国画和篆刻艺术。杨yang同学的一首“明月几时有”拉开了节目表演和游戏的序幕。演出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每位表演的同学都拿出了自己最拿手的才艺,尽心尽力为大家展示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在场的所有同学及老师都被节目深深地吸引住了,掌声呼声不绝于耳,高潮迭起,热烈非凡。
8:30,开饭时间到了。在厨房忙活了一下午的同学们端出了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现场马上排起了长龙,大家都为能品尝到出自中国学生之手的正宗中国菜而感到高兴,工作人员不断加菜。吃饭时间从原定的半个小时左右延长到了一个小时。中国饭菜受到大家如此欢迎,出乎活动组织者的料想。
9:30左右,下半时的节目开始了。节目中还穿插了几个请德国学生参与的有奖小游戏,其中包括筷子夹花生、包饺子、唱中文歌、有关中国的知识问答、跳竹竿舞等,这些节目寓教寓乐,场面既精彩又有趣,一方面让大家学到了东西,一方面又有令人捧腹的搞笑效果,为活动增添了色彩。
在节目进行的同时,不少德国友人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中国特色工艺品展区,并对展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负责讲解的中国学生则为其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还赠送了一些手工艺品给德国友人留作纪念。
现场的音响投影技术器械也运作良好,由王磊同学负责的近距摄像机将节目与游戏的近距效果实时呈现到投影幕布上,使距离舞台较远的来宾们也能看到详情。虞周同学负责的音响效果完美。这些完美呈现现场效果的音像技术使整台晚会进行顺畅,高潮不断。晚会结束时,来宾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现场。
第二天,大学外办的活动负责人打电话给学生会主席明君,对他说:“这次中国之夜是所有类似活动中最成功最圆满最精彩的一次。”(德国埃尔兰根中国学生会)

大学外办主任Dr.Perlick讲话

筷子夹花生比赛

太极表演

就中国概况作讲演

两位主持人
来源:神州学人网 作者:德国埃尔兰根中国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