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机构:
logo

留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 中国

留学人员信用信息服务网(留信网)

国家级团体《国际学习成果认证》T/CPCPA 0005—2024 主编单位

分享至

        大时代召唤“海龟中国” 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片讲述“家国情怀”引发热评

  自1978年开启留学大潮至今,已有超过300万的中国学子去往世界各地求学,他们中,有超过150万人在学成后回国投身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在一些领域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创新转型发展。眼下,以这一海龟群体为主角的电视片《海龟中国》正在东方卫视、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播出,引发广泛关注。

  《海龟中国》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前五集为纪录片,多视角地展现了海龟群体的生活以及对社会建设的影响;后五集为人物专题片,摘选了经济、社会、科技领域的多位杰出海龟代表,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家国情怀。

   看到国家与时代的命运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中国证券市场开拓者之一高西庆、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等代表人物,走进了《海龟中国》。通过他们的故事,观众看到了国家与时代的命运。在纪录片第一集中,通过徐小平的海外求学、打工之路,映射了改革开放不久后的中国,如何小心翼翼地关注着世界。第二集中,张亚勤和1号店创始人于刚的经历,则与中国不断融入世界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紧密相连。大时代的进程和人物的酸甜苦辣交织在一起,《海龟中国》透露出浓浓的人情味儿。

  《海龟中国》纪录片、人物专题片播出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一位赴美留学的学生在观看纪录片后表示,在前辈的激励下,会有更多留学生学成后回到祖国,实现自己的梦想。“从《海龟中国》中这些老一辈留学生身上,我看到了面对困难的坚韧与不懈的奋斗,以及对于故土的热爱与责任,也坚定了我回来的决心。”

   抓住海龟创新创业主题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是纪录片《海龟中国》总顾问之一,他所在的智库也是《海龟中国》电视片的主要策划合作方。他认为《海龟中国》以全景化的方式,生动地反映了留学生回国的大趋势以及当代海龟的风采,拍摄非常专业,抓住了中国海龟创新创业的主题。

  《海龟中国》也激起王辉耀对自己30年前留学经历的回忆。他将自己这一代老海龟的留学经历笑称为“洋插队”。与现在相比,当时的留学生涯十分艰辛,除了要面对学业与生活的压力,还要克服精神上的孤独。《海龟中国》恰恰向人们展示了海龟们的百味人生,以及面对困难的不懈奋斗,催人向上。在王辉耀看来,这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1992年,在国外生活了10年的王辉耀决定回国,创办企业、担任跨国公司高管、做大学教授、创办欧美同学会商会和2005委员会、担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这些年,王辉耀一直在寻求着新的突破。在他看来,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追求创新正是海龟们在国外学习经历中所培养起来的一项优点,而这一点恰恰符合中国的发展新趋势。

  在王辉耀看来,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拐点,回国的潮流可能会超过出国的潮流。而国家的命运,也因为国人的自由流动与自主创造,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上海广播电视台非常有眼光,高水平地制作这样一档精良的节目,契合了时代的大需求,很有现实意义。”

        转自:文汇报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