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最新调研发现,目前全球学生跨国流速加快,但我国依然是世界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美读中学人数近3万人,在美攻读研究生人数持续增长,本科生增长势头更加强劲。但来华留学生比例不足1%,亟需开放来华留学,成为真正留学大国。
美英两国仍具巨大吸引力
12月18日,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在京发布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
12月12日至13日首次全国留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分别作出关于留学工作的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留学工作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李克强指出,要以全球视野和改革创新举措积极推动留学工作跃上新台阶,揽四海英才服务国家建设大局。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介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特别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全球学生跨国流动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迅猛,从2000年的2087702万人次增加到2012年的4528044人次,增长超过2倍。
王辉耀介绍,从全世界看,国际留学生总量占全球高等教育总在校生人数的近2%,而在许多国家这一比重要高得多,如澳大利亚的国际留学生人数占其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8%,英国为17%,OECD国家的平均值已达到8%。
王辉耀认为,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国外接受高等教育,既给留学生接收国引入了大批优质生源,又有助于提高接收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而且,国际留学生也为接收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很多国家已明确提出将留学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另一方面,作为连接国与国之间科技文化交流和知识成果传播的重要桥梁,留学生也对来源国的知识创新、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2014年9月OECD发布的最新数据,2012年接收国际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十个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和中国。这表明,传统的留学热门国家,尤其是美英两国,依然保持着对国际留学生的巨大吸引力。
但调查也发现,随着国际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和选择多元,五大留学目的国接收的留学生人数占全世界国际留学生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55%下滑到2012年的48%。其中,美国虽然接收留学生数量有所增加,但其接收的国际留学生占全世界留学生总量之比也从2000年的23%下降至2012年的16%。
抵不住小“常青藤”召唤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中国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瑞典和新西兰等国家的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2013年门户开放报告》的统计,2013年,中国在美留学生人数为235597人次,中国留学生在全美国际留学生中所占比重从2006年的11.1%上升到了2013年28.7%,远超过位居第二的印度(11.8%)和第三的韩国(8.6%),创下历史新高。2013~2014学年10个在美留学生中3个是中国人。
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也有显著增加,从2011年的6.7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8.8万人次,从占该国留学生的22%迅速增长到33%。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加拿大的最大留学生来源国。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研究发现,中国高中生赴美留学热潮涌动,在赴美留学大军中数量激增,形成一股显著的力量,并使中国留学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高中生已经成为继研究生、本科生之后的第三大出国留学人群。
自2007~2014年,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集中了90%以上的中国高中留学生。其中,加拿大是最受中国高中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有近三分之一(32%)的中国学生选择在加拿大就读高中。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则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和第四名。
从最受欢迎程度来看,在过去7年里,最受男生欢迎的高中留学目的国首先是美国(33%),最受女生欢迎的高中留学目的国首先是加拿大(34%)。
为什么要选择出国读高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研究发现,原因多种多样。从教育和考试制度看,国外的学习环境相对自由宽松。很多高中也是世界名校的摇篮。更主要的是,出国读高中可以迅速提高语言能力、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等,也是很多家长提早将孩子送到国外就读高中的原因之一。#p#分页标题#e#
“三高家庭”提供经济动力
什么样的中国家庭把孩子送到美国读高中?王辉耀介绍,调查数据显示,出国读高中和本科的学生家庭普遍呈现出“三高”特点,即父母至少有一方拥有高学历、高职位和高收入。
在近千名受访家长中有七成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近七成在工作单位中拥有较高的决策权,有六成家庭年收入在 30 万以上。据麦可思针对高中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显示,近32%的家长每年为孩子支付的学费在20~30万元,30万以上占23%。
“预计未来中国赴美高中留学生将持续增加。”王辉耀介绍,首先,中国的经济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家庭收入逐年增加,有经济能力支付低龄子女赴美留学的费用。国内教育成本特别是隐性成本数量的增加,已经足以填平本土教育支出和留学支出之间的沟壑了,低龄留学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
其次,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展缓慢,许多家长和学生对国内高等教育现状不满,这直接导致出国读本科的人数不断增加,并进一步向基础教育阶段渗透,这导致了出国留学的高中生人数也在增加。
再次,中国家长对海外大学排名情有独钟,都希望孩子能够进入排名靠前的大学学习。与此同时,家长们发现,与在国内就读高中的学生相比,具有海外高中经历的学生更容易进入知名大学招生视线,这就激发了高中生出国留学的热情。
王辉耀介绍,一些主要留学目的国在政策上做出了调整,使得留学手续更加便利,更多的学生可以顺利地出国。接收学校也可以通过招收更多中国高中留学生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另外,在中美留学签证有效期从一年延长至五年,商务和旅游签证有效期延长到十年的政策利好的推动下,中美两国的交流将越来越多,许多家长因工作或进修等原因被派驻美国,其子女也随迁入学,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下读小学和中学。
需要让高校“有利可图”
蓝皮书同时指出,我国来华留学生比例不足1%,亟需开放来华留学,成为真正留学大国。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研究发现,2013年在华的各类外国留学生共计有356499人,来华留学生的总数较上一年度增加了28169人,但其中读学位的人数只有十几万人。
而在出国留学方面,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仅2013一年就多达41万多人。留学规模在“输入”和“输出”两方面不平衡。根据OECD的统计,国际留学生占高等教育总在校生人数的比重,发达国家普遍在8%以上,澳大利亚、英国等甚至高于10%。中国读学位的国际学生这一比例却仅为0.4%左右,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王辉耀认为,大力吸引外国留学生,可以很好的平衡当前的留学逆差,让中国也参与到全球人才竞争中,享受到全球智力共享、留学经济等“留学红利”。
如何能够更多更好的吸引海外留学生来华?蓝皮书认为,可考虑放宽来华留学优秀毕业生的实习工作政策,允许优秀外国留学毕业生留华工作和生活。
根据我国现行的留学政策,外籍留学生毕业以后不能直接在我国就业或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外国人才“苗子”。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建议顺应世界人才国际化流动的趋势,放开外籍优秀留学生在华就业和创业的限制。我国也可以设置留学生实习签证、工作签证,允许短缺人才、或居留达到一定年限、就业创业成绩出色的外国人才留在中国。
鉴于《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等法规的一些条款已不适应实际工作,建议对其进行讨论和修改,尤其是将留学生就业与外国人就业加以区别,以适应新形势下留学生的就业管理工作。
“修改的总原则是:确立来华留学生可就业的基本原则,重点落实高学历人才的基本原则。”王辉耀说,此外,我国还需要建立教授治校的现代化管理体制,增加国际语言授课课程、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提高教育国际化程度。
王辉耀说,改革来华留学学费定价政策,也是发展来华留学的关键因素。
目前,我国在确定自费来华留学生的学费时沿用教育部在1998年下发的“关于调整自费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的通知”及其附件“自费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通知》确定来华留学生的收费标准是“教学和管理中的各项正常费用”,并对学费调整幅度的限制,使得高校很难通过向留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盈利。#p#分页标题#e#
蓝皮书认为,市场定价是平衡高等教育服务逆差的重要途径,来华留学定价应“政府奖学金资助政策”与“自费留学市场定价”并存,下放来华留学生学费的定价自主权,让高校“有利可图”。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