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记者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深圳高层次人才聚集效应凸显,累计认定“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706人,累计引进“海归”超过5万人;“1+6”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认定高层次专业人才4000多人。
引进“孔雀”人才呈倍增趋势
据了解,2011年,深圳市颁布实施《关于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的意见》及5个配套文件。海外高层次人才主要是指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海外工作经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熟悉国际市场运作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根据不同领域海外人才的构成与特点,分别划分为A、B、C三类。截至今年11月初,我市累计认定海外高层次人才706人,其中A类72人,B类371人,C类263人,5名专家入选国家外专“千人计划”;我市引进“孔雀”人才历年呈倍增趋势,其中2011年61人、2012年123人、2013年270人,今年截至11月认定252人。
“我市已认定的‘孔雀’人才呈现5个主要特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是学历层次高,95%以上是博士,且大部分拥有在普林斯顿、麻省理工、杜克、哥伦比亚等国际一流学府学习、研究或在国外著名企业工作的经历,部分拥有国际发明专利或核心技术国内发明专利;二是专业领域新,所从事的专业主要涉及电子信息、通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年龄结构轻,年龄不到40岁;四是留学回国人员多,已认定海外高层次人才中留学回国人员占总人数八成以上;五是人才集中度高,主要集中于我市教学科研机构。”
为“海归”打造创业“梦工场”
中国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深圳引进“海归”也呈现井喷之势,累计引进“海归”超过5万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深圳市引进留学人员已进入快速增长期,2011年增幅为6%,2012年增幅28%,2013年增幅 35%,201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3%。”
深圳留学人员引进质量持续提高,他们大多数毕业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学府,其中来自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院校的超过两成。引进的留学人员遍布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留学人数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韩国。“留学人员来深发展领域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按引进留学人员所学专业统计,主要集中在管理类、经济类、理学类、工学类;来深发展的留学人员从事领域集中在金融、信息技术、计算机、教育、制造业、科学研究等,从事领域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一致。
深圳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城市特质,较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优惠的机制和政策,为“海归”打造就业创业的“梦工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虽然深圳引进的‘海归’超过八成原户籍地为非深户籍,但逾七成‘海归’已办理入户深圳手续,说明我市的发展环境对留学人员的吸引力增强。”研制“隐形衣”而闻名世界的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刘若鹏,2009年带领由5名“海归”组成的超材料技术创新团队“落户”深圳,成立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如今的光启像一个“小联合国”,来自哈佛、麻省理工、牛津、剑桥、耶鲁、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在这里集聚,科研团队已经超过300人,并有了全球首条超材料生产线。刘若鹏说:“深圳是一个能创造奇迹的地方,已成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首选城市。”
高层次人才填补多领域空白
最近,从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深圳市华大基因研究院王俊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王俊是深圳市实施高层次专业人才政策后首批认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据了解,2008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发布高层次专业人才“1+6”政策,明确了高层次人才的认定、研究资助、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住房安居、深造交流等涉及高层次人才在深工作和生活的配套政策。“1+6”文件以客观业绩贡献、能力水平为导向,改变以往人才“政府单一主体”评价状况,不唯学历、职称,综合用人主体评价、行业评价、社会评价和引入国际标准,这种创新的评价体系为国内首创。有高层次人才表示:“这个评价体系看得见、摸得着,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努力。我只要继续努力,就能成为某个层次的人才。”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累计认定高层次专业人才4000多人。在深全职工作的两院院士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96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47人。#p#分页标题#e#
深圳市引进的许多高层次人才填补了建市以来相关领域的空白,对我市科研创新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领军作用。如国家级领军人才刘若鹏,带领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在超材料研发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李英睿,1986年出生,大学未毕业就加入华大基因,连续4年在《科学》上发表文章,获得了我市国家级领军人才的认定,目前在华大基因公司旗下华大科技任CEO。全市高层次人才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金融、文化、物流四大支柱产业以及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集聚推动我市重点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
此外,深圳市今年接收毕业生数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今年截至10月已接收毕业生5.2万人。我市接收毕业生继续保持年轻化、高学历的特征;接收的毕业生集中在深圳支柱产业,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建筑和房地产业、物流和运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人数较多的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会计学、金融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英语、通信工程、财务管理等。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