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七届“海洽会”开幕式在济南举行
△第七届“海洽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人才兴则山东兴,人才强则山东强。在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山东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把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来鲁创业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人才体制机制,千方百计吸引海内外英才,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促人才智力引进的新格局。2012年以来,全省共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约2万人,每年来鲁开展经贸、技术服务的高层次留学人员超过千人,去年来鲁工作的外国专家达2.5万人次。他们在山东找到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为山东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点燃”发展引擎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新产业的开拓者、新科学的引领者,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最稀缺的战略资源。近年来,我省坚持高端引领,大力实施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着力打造一批科技创新战略平台,加快培养造就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服务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一是重点支持潜力大、贡献突出的院士人选。为做好院士选拔培养工作,对照两院院士遴选推荐标准条件,重点从“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省政府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遴选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有重大技术或理论创新,在国内外该领域有一定影响的科技领军人才给予重点支持。2013年院士增选我省实现重大突破,有3名科学家增选为两院院士。目前全省住鲁院士达40名。二是努力发挥省内外院士作用。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改善条件充分发挥在鲁院士作用的意见》和《关于认真做好聘任院士工作的通知》,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省内单位引进和聘任省外院士来我省开展人才培养、重大课题研究和项目合作。每年有100多位省外院士在山东开展中短期服务和合作,全省137个县(市、区)均有院士合作项目,为推动我省科技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积极选拔中青年骨干人才。自2003年起,每年以省政府名义选拔表彰100名左右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目前共选拔11批1098名,这些青年专家成为全省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骨干力量。同时,精心推荐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国家级专家,目前共有“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6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36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015人。
海外学子齐聚齐鲁
按照“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工作方针和“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回国服务”工作要求,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全省的留学回国工作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我省已引进海外留学人员7.2万人,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选择到山东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创新创业。一是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工作环境。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留学人员来鲁创业的意见》、《关于加强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有关入出境及居留便利问题的通知》、《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评选表彰办法》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与市政府共建留学人员创业园暂行办法》等多项政策文件,着力在入出境、居留、户籍管理、社会保险、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生活待遇和职业资格、项目申请、经费资助、收入分配、表彰奖励等方面进行细化完善和充实调整,逐步搭建起了“回国工作、回国创业、为国服务”三位一体的留学回国服务政策体系,为留学人员来鲁创新创业提供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保障。二是加强园区建设,搭建创业载体。坚持把抓好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作为留学回国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园区作为企业创办孵化器、技术转化助推器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留学人员创办企业中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省已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41家,全部入园企业达2800多家。同时,进一步加大省部共建和厅市共建创业园力度,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和青岛留学人员创业园已建设成为省部共建创业园,潍坊留学人员创业园等7家创业园已建设成为厅市共建创业园。创业园的发展,为留学人员创办企业提供了有力的创业载体和发展平台,对集聚海外创业人才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三是支持技术项目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鲁创新创业,不断加大对留学回国人员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先后择优资助了250多位留学回国人员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十一五”以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已向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和新医药等领域的留学回国人员提供资助经费800多万元,尤其对从事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了重点支持。一大批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先后主持或参与了1000多项“863”、“973”等国家级重大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3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奖励。四是加大创业扶持,助推企业发展。为支持高层次留学人才来鲁创办领办高新技术企业,出台了关于支持留学人员来鲁创业的意见,从2013年开始,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每年组织实施留学人员来鲁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申报评审工作。两年来,已支持留学人员新创企业30家,提供支持经费4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创办初始阶段融资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助力。通过组织实施留学人员来鲁创业启动支持计划,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留学人员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能够引领高新技术转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群体正在逐渐形成。五是表彰留学先进,营造良好氛围。自2003年我省首次以省政府名义表彰奖励留学回国人员以来,已有60位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受到省政府表彰,获得“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荣誉称号,同时奖励每位留学人员现金5万元。2012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评选表彰办法》,正式建立了全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评选表彰的制度机制,进一步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全省广大留学回国人员以先进为榜样,进一步发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勇挑重担,艰苦创业,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p#分页标题#e#
博士后青年人才
生力军作用凸显
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培养、引进和使用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方面的独特作用。一是印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博士后工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明确了有关博士后管理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加强博士后站建设、提高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用好和吸引优秀博士后来鲁创业、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营造博士后成长良好环境等方面强化了具体措施。二是稳步扩大博士后站设站规模。目前,全省共有博士后站364个,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2个,专业覆盖工、理、农、医、经济学等12个门类的77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32家,基本覆盖全省能源、环境、机械、电子、化工、医疗卫生、制药等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事业单位、高新区和科研院所。全省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809名,在站研究人员2385名。博士后站已成为聚集高层次创新青年人才的重要载体。三是设立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制定印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办法》,首批设立38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作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平台,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代为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取得积极成效。四是不断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近年来,我省博士后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达3461项,其中国家级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等1678项。出站博士后中,入选长江学者、泰山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973”和“863”首席科学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和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有180多人,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本行业、本单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五是持续加大博士后工作投入力度。2006年省政府设立省博士后事业专项经费,其中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每年500万元,用于资助我省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自主创新研究,从2013年开始,每年增至700万元。几年来,共资助博士后创新项目1370个,有力提升了博士后这一青年科技创新群体的科研技术水平。
引智借来世界智慧
“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山东经济。”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引智系统遵循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按照“抓管理、抓重点、抓成果”的方针,坚持“大活动引领、大项目带动、大合唱聚力”的工作思路,大力引进国外智力,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山东每年组织实施引智项目1900余项,引进外国专家2.5万余人次。共有13名在鲁工作的外国专家入选国家“外专千人计划”,数量居全国前列。2014年,5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我省共有62名外国专家获此殊荣,数量居全国首位。26名外国专家获“齐鲁友谊奖”,获奖专家累计达到417名。
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当作引智工作重点突破的关键。截至目前,山东共有13名外国专家入选国家前4批“外专千人计划”,其中两批入选专家人数居全国首位,有6名外国专家获聘“国家特聘专家”。2013年共实施各类重点外国专家引进项目916项,引进外国专家3157人次,引进新技术、新方法1173项,解决各类技术难题2514项,产生经济效益69.34亿元。
引智成果示范推广是惠及民生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国家和省级引智示范基地和示范单位169家,特别是2014年实施了“一县一基地”引智成果全覆盖工程,新建省级预备基地51个,实现了全省139个县(市、区)的基地全覆盖,把引智触角延伸到基层。几年来,共实施省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141项,推广示范技术210余项,直接带动20余万户农民增收。
举办大活动,发挥引智工作引领作用。通过重大引智活动邀请国外高层次外国专家到山东,集中解决技术难题,现场洽谈项目合作,提高了引智工作的影响力。围绕重点战略,举办了高层次外国专家蓝区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经验交流现场会、海外成果送老区、引智走千企等活动。“高层次外国专家蓝区行活动”,围绕“蓝区”发展重点领域,引进128名高层次外国专家,解决技术难题66个,签订合作协议91项,达成意向251项,培训我省科技人才6957人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经验交流现场会和海外成果送老区活动,为“蓝黄”两区和革命老区引进外国专家千余人,走访服务企业两千余家。
开展大合唱,凝聚引智工作发展合力。实施大合唱聚力战略,形成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的引智工作氛围。截至目前,山东已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白俄罗斯、韩国、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设立21家国际人才海外联络处。建立了百位以色列高层次专家信息库,与17市及相关省直单位共享。#p#分页标题#e#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当前,山东正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凤凰涅槃、腾笼换鸟,优化产业结构,起到领头雁、火车头作用”的重要指示,加快工作指导重大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支持创业创新,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攻坚战,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走到前列。这对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广大海内外高端人才来鲁创业创新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山东将以第八届“海洽会”的召开为契机,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有力的措施,为海内外高端人才来山东创业创新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使山东成为有志之士实现梦想、报效祖国的热土和乐园,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