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城区的刘女士想让孩子出国留学,但不知道该如何辨明留学机构的真假。据了解,每年的高考结束后,一些考生将目光转向国外,这部分考生成为留学中介的主要咨询对象。随着出国留学热的升温,德州民生警务平台及9600110提醒市民,在自费留学中介活动中通常有以下欺诈当事人的行为,考生和家长要谨防上当。
轻信网上留学信息2万元打水漂
近日,家住宁津县城的张大哥一家为了儿子高考后报志愿的事儿可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腿。
原来,张大哥的儿子今年高考成绩不太理想,只考了482分,比本科线差了不少,眼见着在国内读本科“没戏了”,张大哥就想着送孩子出国读大学。
7月6日,正在家上网的张大哥被突然弹出来的一个广告吸引住了。“还在为您的孩子读不了国内本科着急吗?不如去国外读更好的大学。”看到这里,正为此事犯愁的张大哥立马精神起来,点开该广告链接的网站,只见网站中十余所国外知名大学的图片和招生信息。
张大哥当即按照网站上提供的电话给该中介机构打电话,对方首先向张大哥介绍了国外各所大学的特点和学杂费用,张大哥相中了韩国釜山大学,对方随即告诉张大哥由于孩子高考分数较低,申请国外知名大学有被拒绝的风险,听到这里,张大哥心凉了半截。谁知,对方话锋一转表示,如果张大哥能够提供一定数额赞助费的话,成功率能保证100%。此时,一心希望孩子能去国外留学有一个好前程的张大哥哪里来得及辨别真假,随即按照对方的要求给对方的支付宝中转了2万元钱。
7月7日,张大哥再次拨通对方电话咨询具体事宜时,却再也没有人接听电话。此时,张大哥才慌了神,随即在家人的陪同下报了警。
轻信熟人可出国留学被骗10万元
去年“高招季”,德城区一对母子利用参加高考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打着“可以去留学”的幌子,导演了一场骗钱的闹剧。
家住德城区的李某与做生意的赵某闲聊时,赵某得知李某的女儿高考失意,便主动提出帮忙找找“门路”,能让李某的女儿出国留学。
后来,赵某声称她儿子是清华大学赴美留学生,认识清华大学分管招生的校长,只要交10万元,肯定能上大学,且两年后,保证其出国留学。
之后的几个月,李某每次询问情况,赵某均告知事情进展很顺利,让她踏实耐心等通知。一直到冬季,赵某的电话竟然联系不上了。发现被骗后,李某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口口声声称能“办事”的赵某儿子根本不是清华大学赴美留学生,他实际上只是一个普通打工仔。原来,这是由母子俩参演的一场诈骗把戏。
提醒家长,出国留学要通过正规渠道
据民警介绍,有些家长认为,如果孩子高考分数不理想,如果“走动走动”,可以花钱出国留学。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出国留学需要走正规渠道。
另外,目前一些国外二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大学,为进入中国市场淘金,往往会把自己“包装”成一流大学。加之国内一些办学机构或中介机构本身缺乏合作经验,也急于靠中外合作办学提高知名度,与所谓的“洋校”一拍即合。大量事实证明,目前这个市场鱼龙混杂,情况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办学方式多种多样,文凭认可度尚不明晰,甚至连行业内人士也觉得“说不清、道不明”。近些年不少人被不符合资质的院校忽悠过去,上当受骗,文凭得不到认可不说,还浪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
因此,民警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务必擦亮眼睛,警惕留学招生诈骗。正规的国外大学一般会要求学生先参加考试,以证明学生具备到国外学习的能力,一般来说,雅思、托福这类语言考试是必考项目。不要以为花点钱就能到国外“镀金”,要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学习能力,并通过正规渠道申请。
同时,考生和家长需增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在选择时不能被广告上的“洋校”光环所迷惑,而应先通过国家教育部网站或各国官方网站,了解“洋校”的真实背景和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程序等,再慎重作出选择。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