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他从华师一附中保送到北大元培班,还在本报当过实习生;后申请到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硕博连读;2年前,他成为中央“千人计划”最年轻的特聘专家回汉创业。
昨日,29岁的范犇又做了一个新的决定:每年为武汉免费培养30名有志于去美国名校留学的高材生,直至2049年,他将这一计划命名为“武汉2049下一代千人计划”。而这些学生学成后,将回到武汉为家乡发展出力。
中等生跨进哈佛大门
出国就要当“留学的”
因为有留学哈佛的背景,范犇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问道,“你是如何做到的?”
范犇开玩笑说,自己当年在北大元培班时,成绩并不突出,班上100多人中,他的排名仅属于中等偏上。“我研究了那些成功申请到美国名校的学长们,更花了不少功夫研究失败者的案例,从中总结出一些申请的窍门。”范犇说,自己算是个有心人,尤其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如何去研究?范犇笑言:“请他们吃北大8元一顿的鸡腿饭。”那时,范犇经济并不宽裕,却请了不下100位学长吃鸡腿饭,而自己却舍不得吃。
到了美国后,范犇的成功经验,开始在圈子里流传开来。他开讲座传授如何申请全球顶尖名校,听众不仅有华人子弟,甚至还有美国当地的家长孩子。
范犇说,中国每年出国留学的人超过40万,其中90%的学生去了“谁都可以上的”学校;只有不到10%的学生,凭借优秀的成绩,申请到了“不是谁都可以上的”学校。“前者我定义为"出国的",后者才是"留学的"。"出国的"学生大多因为就读的学校不被认可,得不到海归相应的工资待遇,部分甚至成了"海带"(海归待业)。只有"留学的"学生,真正能在国外留得住,学得好,回国后才成为政府和企业争相引进的人才。”
家道复兴儿女岂能旁观
免费教育回报故乡
在洪山广场边,范犇租了500平方米的写字楼,布置有教室,最打眼的还是悬挂在办公区的几面哈佛大学校旗。“回到家乡创业,政府给予我很大支持,无论是政策方面,还是资金方面。”范犇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他有义务为武汉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依靠自己在哈佛大学所学的纳米材料技术,范犇在东湖高新开发区创业,公司正逐步走上正轨。于是他才将一直埋藏在心底的教育梦想,开始付诸实施。
昨日,他正式启动了“2049下一代千人计划”:每年选取30名学生,用1到2年的时间,全程免费规划、培养并指导申请,确保进入世界名校。同时,对学生在海外的选择专业、实习、深造、申请人才计划回国创业等,他的团队都将全程指导。范犇说:“出国留学,海外发展,回国创业,我都走了一遍,对每个细节都非常清楚。希望能以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经验教训无偿分享给下一代人才,让他们的路走得更顺更远”。而这些送出去的人才,都会签订一份协议:学成后要回到家乡贡献力量。
据悉,“2049下一代千人计划”首期招生考试将于1月19日和25日在三牛学院举行,有兴趣的学生和家长可参加1月12日举行的宣讲会。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