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机构:
logo

留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 中国

留学人员信用信息服务网(留信网)

国家级团体《国际学习成果认证》T/CPCPA 0005—2024 主编单位

分享至

10多年前多年前,说起海归,大家都还是一脸敬仰,海归不仅是“高大上””代表人物,而且的的确确是稀缺动物,而如今在我们身边而如今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工作单位在我们的工作单位,海归人士已是寻常见了海归人士已是寻常见了。。海归多了海归多了,再想找过去高收入职位再想找过去高收入职位,变得不那么容易那么容易,也许也许,对出国留学者来说对出国留学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马上找个好工作最重要的不是马上找个好工作,而是要把这段留学经历当作一生的财富而是要把这段留学经历当作一生的财富。。

结缘校友会当上大中华区总监

Margaret留学院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读传媒与传播专业留学时间:2011年-2012年

Margaret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读传媒与传播专业。用她的话说,在上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做找工作的准备。“这绝对是一场战役,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能感受到这样的氛围。”Margaret 说。开学的第一天,学校附属的就业指导中心就给所有的新生发放就业指导的小册子。如何选择职业,如何修改简历,如何通过网申。甚至已经鼓励你提前预约学校免费的一对一的模拟面试。而像摩根大通,高盛,谷歌,Bloomburg等顶尖公司的招聘摊位更是在学校窄窄的小街上一字排开。身穿正装负责公司招聘的职员带着职业化的笑容,随时回答你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身就读传媒专业的Margaret

在这样的氛围里显得特别得心应手。“其实英国和国内一样,好的学历绝对是敲门砖,再加上名校可以汇集很多顶尖资源,重要的会议,名企的专场招聘都会选择在名校举行,所以真的会感觉全世界的机会都在向你开放。但更重要仍然是自己要有足够的实力,不然就算你过得了简历关,在面对全球竞争者的过程中还是很有可能被筛选下来。”

现在的Margaret是某全球排名第一的奢侈品集团的大中华区传播总监。平时她独自一人住在上海外滩26楼的高级公寓中,每当夜色降临,从这里可以看到大上海最美的夜景。而其他时间,Margaret则需要当空中飞人,巴黎和北京成为了她最常去的地方。“我现在仍然觉得自己是一个战士,对我而言,不存在倒时差的概念,经常就是下了飞机直奔会场。”为了适应自己无时差概念的工作,Margaret将自己的手表也换成了世界时手表。“虽然很忙碌,但是我真的很乐在其中。虽然别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奢侈品行业的工作是很光鲜亮丽的,但是真的投入这一行会发现,在所有的光鲜亮丽背后有大量琐碎而又繁杂的细节工作需要做。我曾经因为一个宣传活动需要用到的水杯是柠檬黄还是亮黄色亲自去定制工厂,看样不下5次。”

“读名校给你的绝对不仅仅是一张纸,一个好的平台也要看你怎样利用。”Margaret说自己得到目前的工作机会,也是结缘于一次校友会。“我去读书的那一年,校友会是在英国国会下议院召开。可能是因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特别擅长的关系,所以在校友中是这两个领域的人员居多,当时也认识了很多朋友。随着朋友圈的扩大,信息源的增多,终于遇见了让自己特别心动的工作机会。” 袁慧君

留学的价值在于开阔眼界

谢轶留学院校: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留学时间:2010年-2011年

经过两年的申请,2010年,谢轶获得20万英国政府志奋领奖学金赴英留学一年,他申请到了全英专业排名前五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感受东西方完美的融合,亚非学院是最好的地方。”学院有欧美、中东、亚洲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谢轶学习的课程包括了外交实践和理论、国际经济学、国际安全、国际关系、国际能源及气候变化的关系。

回国后,谢轶到了四川省发改委

直属的四川省工程咨询研 究 院 工作,2013年9月他进入某驻蓉领事馆,负责研究、访问和公共事务。收 入 也 不错。“英国留学,我最大的收获是更直观感受到了西方的行为方式,学习到了很多外交知识,更重要的是交到了国际化的朋友,这对我回国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对我来说,留学带来的价值在于开阔了我的眼界,彻底改变了我的学习方式。以往都是老师让学什么就学什么,欠缺主动性。现在是主动寻找、捕捉信息,同时学会了对各类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比如对一则新闻或一个事件,我会对这个事件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了深入主动的思考或者说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然后主动进行追踪或者挖掘;留学让我认识了更多朋友,外国的和中国的。一起去留学的同学不管是四川成都的还是北京上海广东的,现在都是很好的朋友,他们有的在政府机关国家部委,有的在媒体在公司在学校,大家经常交流经验,分享知识,这无论对未来工作还是学习都是大有益处的;另外,留学让我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也有了一些改变:以前习惯于执行,就像一部机器,现在除了很好地执行,还能提出具有独立思考的建议、计划并寻找合作伙伴予以执行。张峥#p#分页标题#e#

学集成电路的成了留学顾问

钱曦留学院校:美国奥本大学留学时间:2008年-2012年

2008年的圣诞节,25岁的钱曦从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来到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奥本大学,以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方向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

在奥本大学,钱曦接触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的内容。“比如说一个软件,在国内可能只能学习到如何应

用,然而,对于国外大学来说,学生可以接触到软件的每一个步骤,了解到这个软件是怎么样一步步成型的。”经历过这种学习之后,钱曦学到了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一部分,钱曦说,3年半的留学经历,教给他的不仅仅是专业方面的知识,而是一种学习能力,让他有能力、有自信去面对任何新的挑战,这对于人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2012年6月,钱曦回到成都。回国后的他并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到成都一家国际学校担任课程老师,他说,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独自面对电脑,完全与社会生活脱节,“得不到认同感”。

留学期间,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让他发现自己擅长与人交往,就选择了到国际学校任职,“我以前有帮中国学生申请国外大学的经历,现在教学生国际课程,可以用我自己的经历,让他们了解到在国外上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避免对留学产生误解。”

同样改变的,不仅仅是就业观,还有他的生活态度。“大学外面是小镇,房屋低矮稀疏,视野开阔,跟在照片中看到的一样,很漂亮。”每个有太阳的天气,小镇湖边的岩石上,都会有三三两两的人围坐在一起,看书谈天。“这是跟国内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很洒脱,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可以立马就去做,在国内,这是很难实现的。”留学期间,钱曦曾经在迈克尔杰克逊的纪念日,连续开 15个小时的车,到他出生的小镇上去参加纪念活动,也曾铺个床单,就在湖边睡上一整天。“那个时候,如果我想去哪个地方,半个小时之后,我肯定已经在去那个地方的路上了。” 张菲菲

老海归:海外工作两年更好找工作

西川留学院校:大阪一水处理研究所留学时间:86年初-89年底

招聘时节,等待应聘岗位的不仅仅是国内大大小小的毕业生,还多了一群“海龟”,时不时有报道说“海龟”的优势不再。对此,80年代中期的公派留学生西川给出了这样的意见:不妨工作两年后,再回国,到公司的中国分部工作。

“老海龟”西川,是80年代的公派留学生,从86年初到日本,89年底回国,在日本学习生活了将近四年时间。西川80年代初毕业于物理专业,工作后在研究所,研究工业废水处理。

现在的西川在日本一家公司的成都办事处工作,有时候都在自嘲现在的工作和大学的专业没有一点关系。从日本留学回来后,他试图在成都推广日本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垃圾分

类处理技术,然而这在 90 年代初的中国过于超前了,没有成果。借着在日本的人脉关系,西川来到了现在的公司工作。

爱 喝咖啡,偶尔小酌两杯却不贪杯,西川与同龄人相比有一种不同的生活气质,他归因于在日本的留学经历。多年来两地来回往来,对日本已经有了第二个家乡的感觉,西川很习惯日本社会的那一套规则,他也坦然这些年的经历对价值观、生活习惯、社交习惯的巨大影响。日本环境的干净、日本人的有序、平时各自生活但关键时刻的强凝聚力都深深感染了他。现在,西川也成了一个安静,不愿意打搅他人的人。

西川很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一方面就在成都,都是熟悉的环境和朋友;另一方面工作和生活都能自己协调。如果公司有事,或者有日方的同事过来,或者他需要出差过去,那么会比较忙,其余时间,可以安排游泳、跟朋友下乡小聚、或是自驾出行,内容很丰富。在他看来,现在既能跟成都的朋友时常相聚沟通,趁工作机会到日本的时候也能与研修期间的朋友、老师相聚沟通,因着流利的日文还顺带做了不少翻译的工作,又认识了一大票不同领域的朋友。

西川之所以这样建议,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利用两个国家的时间差和观念差。我们国家正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些路程是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利用已经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好这个时间差也是非常必要的。王茜#p#分页标题#e#

留学就为和大叔大妈一起工作?

林林留学院校:英国拉夫堡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留学时间:2011年-2012年

这是一栋距离酒店主楼不远的三层砖房,隐在一片树林和菜园下,院子里还有一只土狗。林林的房间在二楼,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再无其他家具。桌子上堆着一些英文书籍和一台电脑,他打算去办个移动网卡。“每天早上8点半起床,晚上10点才能真正睡下。一个月休息2天,也没什么多余时间上网。”林林说。

2014年1月,是名校“海归”林林在酒店里工作的第15个月。这所号称能带来江南风情的酒店在郫县,五分之四的区域是绿树草地。夕阳西下,小桥流水,幽静雅致。据说按照四星级规格修建,但其实没有星级,名气也不大。

先是销售部普通的销售员,与来此定酒席的客人讨价还价,然后是康乐部的主管,在茶室的麻将声里“醉生梦死”,最后成了餐饮部的

头头,管着一天三顿饭和几十名大叔大妈。这是林林的职业发展曲线。

陕 西 人 林林,26岁。本科毕业于川大金融贸易专业,随后被英国拉夫堡大学录取,攻读体育管理专业。这所全英排名第六的学校,体育管理专业是全英的number one,为国际奥委会和欧洲委员会等著名组织做过研究。

“同学中很多在一些知名的体育休闲场所做管理层,有的在做体坛记者。”2012年10月,完成论文的林林回成都找工作。尽管成都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不如北上广那么生机勃勃,但是考虑到环境熟悉、老同学多,林林还是选择了这里。

“并不一定要圈在体育里面,进银行之类的也可以。”林林的本科学校和专业给了他找到好工作的底气,何况他喝的洋墨水还给履历表上镀了一层金。

果不其然,在求职浪潮的开头,林林的简历总能过筛选关卡,进入笔试或是面试环节。可是求职知名企业遇到的对手也很强大,有国内名牌高校,也有像他一样的“海归党”,而且这个队伍还很庞大。“越来越多的人有留学经历,因此你就算不上什么了。”这几年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国内毕业生队伍也逐年壮大,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真非易事。

在被几个银行无情拒绝后,林林最终选择了一家不知名的公司。“介绍时说下面有很多资产,包括酒店、小贷公司等等,实力多大其实我也不清楚。”林林和一位从南京大学毕业的女生被分到了酒店实习。2个月后,女生离开了。林林还留在这里。

“最初我想我可以为这里大片绿地以后的发展做规划,比如建休闲场所、球场等,也算是学有所长。但是现在发现想法太天真。”曾在英国最牛体育专业接触各种社会名流的林林,现在被绝大多数初中都没毕业的大叔大妈们环绕,一个月只有2天能到市中心和朋友们聚一下。

“本科毕业后去了国开行的同学,做资金在几千万上亿的项目。我一个月的工资三千多,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林林一脸落寞。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