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机构:
logo

留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 中国

留学人员信用信息服务网(留信网)

国家级团体《国际学习成果认证》T/CPCPA 0005—2024 主编单位

分享至

12月、中央美术学院、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艺术学院的院长,这描述的是一场关于“全球化趋势下的多元化艺术教育”的探讨——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为期两天的“2013国际艺术学院院长网络研讨会”(下称研讨会)。

“希望学生是个有意思的人”

“各位院长,对申请到贵校留学的学生,你们最看重他们的哪一方面?”在研讨会期间的“与国际校长面对面”讲座环节,国际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网络联席主席托尼·琼斯教授“代问”的这个问题提给了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副校长克里斯托弗·温赖特(Christopher Wainwright)。

“在申请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中,我希望招到的学生是能透过其作品看到他(她)是个有意思的人。”克里斯托弗·温赖特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这一切都体现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希望看到一些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学生,即他(她)对这个世界有着独到的认识。”

冰岛雷克雅未克冰岛艺术学院院长弗丽达·英瓦尔斯多蒂尔(Frida Ingsvarsdottir)表示,该校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特点进行艺术创作,支持艺术与实践活动生产相结合进行特色式教学。在她看来,艺术院校的责任是把艺术推广到公共领域之中,而不是只做学术研究。

英国雷文斯般艺术学院院长罗宾·贝克(Robin Baker)表示,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当代艺术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学院需要看到这种变化,并在这种变化下积极转型,引导学生适应、改变和自我突破。

在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的眼中,“艺术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它让一部分人始终处在顽童阶段,由此补充人类理性和逻辑思维缺失的部分。”沿此思路,艺术学院培养人才的方法虽然各自有不同,但有一个东西是共同的。“就是要引导和管理这部分人群,以使得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保持这种顽童的品质。”

徐冰同时提醒,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特的创造方式,艺术院校应该教给学生如何处理个人创造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让二者之间有一个更合理的关系。

全球化下艺术教育走向哪儿

“大家看到一个基本的趋势,世界正在走向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同时看到各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在追求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形式。”全球化趋势下的艺术教育到底该走向哪里,参会的各艺术学院掌门人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

“我们之所以聚在一起是因为我们来自同样一个圈子——艺术教育。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意识到我们各自所在的机构,有很大差异。”克里斯托弗·温赖特以自己所在的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举例说,“我们也有学生来自于中国,学生构成国际化,文化具有多样性,当然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挑战。”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