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句话,叫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时至今日,大洋彼岸对国人还是充满了诱惑。那边的空气怎么样啊?那边的教育是不是更先进呢?于是,很多家庭还是想送孩子出国留学,那首先就得找一家中介,来操作留学事宜。不过这中介里的门道可不少,咱先来看看小周出国留学的遭遇。
小周现在是一名普通的白领,去年,还没有走出校门的时候,家人希望她能去美国的圣地亚哥大学继续深造。于是,小周的母亲委托北京华恒教育青岛分中心,为女儿办理出国留学。签约时,工作人员要收取一万八的中介费,由于当时没有带那么多钱,小周家人便支付了三千元现金,随后又汇过去剩下的一万五。在匆匆结束面试后,小周上网查询圣地亚哥大学资料的时候,她发现有些不对劲儿。中介的说法和学校规定出入很大,而且在中介合同里,小周也发现了疑点。
在青岛分中心办的留学业务,合同里怎么成了北京总公司的章?小周越来越觉得。中介办的这事儿不靠谱。这家北京华恒教育青岛分中心,是不是像小周说的那样没有资质?中介费又能不能退呢?随后,记者和小周一起来到了位于旗舰大厦的华恒教育。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周的中介费确实是一万八,但他们只收到了三千元现金,而且公司已经为小周提供了面试,这笔钱不能退。
那么,这家公司究竟有没有资质呢?记者在北京华恒教育青岛分中心看到,公示出来的是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的资格认定书,而且是总公司的复印件。但是在这家公司的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是:在总公司的经营范围内联系业务,未经许可不得从事自费出国留学相关的业务活动。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位负责人嘴里,在旗舰大厦有很多类似的留学中介,他们都是挂靠总公司,自身并没有资质。这种行为到底符不符合规定,又存在哪些风险呢?记者来到旗舰大厦28楼的另一家留学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看到客户上门非常热情,只要你有出国打算,你只需出钱,剩下的一切,都由我们来操办。英语差没关系,只要你想,保准送你进国外大学。工作人员的一番话,让记者听的非常动心。不过,您这中介公司有资质吗?
聊了半天,原来这家公司也是一个没有资质的分支机构。敢情我在你这里签约后,还得来回趟的跑北京吗?人在青岛,但合同是跟北京总部签,这样的操作模式,跟小周碰到几乎一模一样。随后,记者接连走了好几家出国留学中介,发现很多都是设在青岛的分公司。这些公司并没有资质,只负责招揽客户,做一些基础的文案。但是,也有极少数例外的。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1999年颁布的第6号令关于《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实施细则》里,明确规定,已领取营业执照的中介服务机构,应当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开展中介服务;跨地区开展中介服务,应报教育部和公安部另行批审,并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既然如此,为啥还会有这么多没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在大肆招生呢?记者联系了省教育厅国际处。
省教育厅国际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山东省开展中介服务,首先要取得法人资格,然后再向省教育厅进行备案,并向当地的教育和公安机关存入一定数额的委托监管备用金后,才能取得出国留学中介的资质。中介服务机构交纳的备用金,就是相关部门监管的利器,一旦在办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教育部门就有权启动这笔资金,更好的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随后,记者又将情况反映给了香港中路工商所,工作人员说,青岛有很多没有资质的留学中介分支机构,普遍存在超范围经营现象,但由于监管权归省教育厅,他们也是力不从心。随后,记者登录了教育部网站,发现上面公布了全国各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拥有合法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名称,市民们选择留学中介,一定要睁大眼睛。
看完这个片子,大家应该能看出来,我们和大洋彼岸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太平洋,还有各色各样的留学中介,而中介里面的水,恐怕比太平洋还要深。其实这两年,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完善中,监管的力度也在加大。眼下咱们一定不要被出国的热情冲昏头脑,也别被中介的花言巧语蒙蔽双眼。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