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件事挺有意思,当你走进各留学中介内,看到来咨询的家长并不急于和顾问研究去哪个国家留学,该选什么专业,而是在问:“我的孩子要不要留学?”这是怎么了?原来是被新闻上“留学生回国就业难”给吓着了。王强先生告诉记者:“我想送孩子出国读书,开阔一下眼界,多学点知识,但又怕花了那么多钱,结果回来连工作都找不到。唉,所以一直在犹豫,这不先和顾问交流一下,摸摸行情。”
苏州市因私出国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霞告诉记者,其实最近有王强先生这种想法的家长很多。以前家长们觉得多花点钱,送孩子到国外留学,找工作时的底气会足点、文凭总要比国内大学的硬气点,现在看来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面对家长们担心的就业难,听听苏州市因私出国服务中心专家们的看法,说不定会对你有所启发,不再困顿。
选专业:不要跟风
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中有一半都选择了商科,按理应该说是商科工作好找吧。可是顾问叶奇告诉记者,看看学生反馈的信息就会发现,机械、电子电器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更好找工作。叶奇向记者解释道:一方面是选择这类专业的学生少,另一方面是学科专业性强,就业时是一种点对点的状态,而且这些专业对学生的经验、人脉并没有什么要求。
而原本好找工作的商科,现在看来并不一定像说得那么好。三年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商科毕业的小赵,很快就在上海的银行,找到了一份月收入七八千的工作,他希望自己能更进一步。他的工作没干多久就辞职了,去美国读研。没想到毕业后回国再去银行应聘,发现一起竞争的海归很多。经过一轮轮的淘汰,好不容易才进了银行,突然发现收入和他两年前的差不多,留学费用倒是花了50多万。小赵说,早知道现在这样,还不如一直在国内银行做下去,说不定都升职、加薪了。
专家提醒:选择专业的面要广,记住,越热门的专业,找工作时和你竞争的人就越多。
干工作:学会坚持
海归小张,毕业回国两年已经换了三个工作了,前两个工作做了半年,还有一个工作好不容易做了一年,最终因觉得升职无望才离开的。小张认为是那些单位有眼不识金镶玉。明明自己挺有才,可是领导就是不器重他。叶奇说,现在的80、90后海归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少。这也是海归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小张虽说换单位勤,还算是愿意从低做起的,只是耐心不够,不懂坚持。现在有的海归,一听工作的待遇不是自己理想中的,连从底层做起的勇气都没有,那才是最可怕的。最后搞得高不成,低不就。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不仅要会放低身段,还要学会坚持。
已经在上海工作,就职于四大之一会计事务所的小李说,看着她现在40多万的年薪,很多人羡慕。其实进入这样的会计事务所并没有想像中的难,但是当时和她一起进来的六个海归,现在只剩下她一个了。他们走的原因是觉得收入不高,刚开始每月6000到7000,一个外地人在上海,吃住日常消费除去,基本是月月光了,再加上工作辛苦,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所以他们都坚持不下来。小李觉得不管做什么工作,开头都会很难,一方面收入少,另一方面是对业务的不熟悉,但只要你努力坚持下来,美好的生活就在向你招手了。
专家提醒:并不因为你是海归,找工作就会容易。但在国外学到的东西,会让你在后面升职的路上走得更快,前提是要学会坚持,从底层做起。
要重视:海外工作经验
王霞告诉记者,海外工作经验对留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这会在回国就业时给你加重砝码。各国都给了留学生一定的实习时间。比如加拿大规定:毕业生有三年工签时间,美国规定:毕业生文科、商科学有一年实习时间,理工科有29个月的实习签证时间,学生千万不能浪费了,要珍惜。比如小琳同学,在美国只是读的社区大学,学校排名应该是比较后的,但是刚回国就进入了一家国际会计事务所,原因就是她利用了实习时间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做了一年的实习生。
专家提醒:工作经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一样重视,除了实习时间,你也可以利用假期去尝试不同的工作,丰富你的经历。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