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机构:
logo

留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 中国

留学人员信用信息服务网(留信网)

国家级团体《国际学习成果认证》T/CPCPA 0005—2024 主编单位

分享至

据最新《中国留学发展报告》公布,2012年国内留学维持了出国人数递增、专业选择多元化、留学低龄化和人才回流的发展趋势。同时,2012年中国虽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回国潮”,改革开放以来的留学“赤字”现象仍然存在。

同比增长46.56% 人才回流高潮将至

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支付能力的逐渐提升,愈发多的学生群体尝试海外留学,留学大众化趋势凸显。据相关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赴外留学人才每年持续递增,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1978-2012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264.47万人,仅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便逼近40万大关,达39.96万人次。

对于留学目的地,此次公布的2013年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指出,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国际留学生普遍主要流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按照OECD的统计,2011年高等教育体系中接受留学生最多的美、英、德、澳等发达国家,其留学生群体可占全球总比的余50%。

“但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新增就业机会有限,因此出于社会地位等因素的考虑,中国留学生因找不到满意工作和合理的地位而产生回国的念头。”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就欧美发达国家的留学态势予以解读。

“2009年,回国人数首次突破了10万人,近五年海归人数接近30年前的3倍。”王辉耀具体解释说,特别是2012年,留学回国人数达到了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近几年更多的海归印证了中国已经逐渐进入人才回流潮的这一观点”。

回流率不足50% 留学“赤字”现象依存

然而,该报告在调查反映出2012年国内赴外留学规模整体利好的趋势之余,对于目前中国留学生存在的高输出、低输入,即留学“赤字”现象同样予以了关注。报告显示,在来华留学生、优秀赴外留学生移居等方面,该现象尤为明显。

在来华留学群体方面,以全球第一留学目的国美国为例,美国国际教育研究院《2012年门户开放报告》的数据表明,2011-2012学年在美留学的中国内地学生为19.4万人,而同年来华留学的美国留学生仅为2.5万人,这一数字是在美中国留学生的12.7%。

“事实上,不仅来华的留学生表明了低输入特点,人才回流的不平衡体现得更为突出。”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桑澎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改革开放后,各类留学人员毕业后滞留或移民定居在海外的比例持续走高,人才外流问题亟待解决。”

据统计显示,1978-2012年,国内各类别留学人员总数为109.13万人,如若以同期出国的264.47万人为参数,回流率为41.3%,为近20年最高水平,“但新加坡、韩国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回流率基本都维持在50%以上,目前我国的留学‘赤字’现象可见一斑,人才培养制度依然有待改善”。桑澎举例谈道。

“赤字”变“盈余” 政府主导凸显关键

谈及“回流率”较低的因由,王辉耀表示,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推动大量学生前去出国深造,国内国际化教育的相对落后同样不可小觑,“但是促使留学生留在国外的主因,还是要归结于各发达国家吸引留学生的优惠及利好政策”。

以美国为例,据悉,该国政府于2013年4月17日起实施全新移民法案,其将H-1B类签证限额增加至5.5万个,并将增加的配额分配给在美获得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硕士及以上学位的留学生,以吸引此类稀缺人才留美建设。

“目前国内针对海归群体归国工作、创业,均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但不可否认的是,截至当下,该类政策在一定意义上,或多或少只是让个别精英或者怀揣创业梦想的海归享受到了利好。”业内资深专家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对此,王辉耀建议,促进留学“收支平衡”,根源在于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如若提高人才的国际化能力,在推动外资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教育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等。

与此同时,一位资深留学专家结合即将来临的回国潮亦分析认为,“赶遇上‘史上最大回国潮’是趋势所向,但如何利用此拨海归,并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相信这才是政府最需努力并完善之处。未来几年,留学‘赤字’可能会缓解,因为回流已逐渐成为更多留学生的心仪之选,但政府如果不起主导作用加以引领,或者不善于吸引的话,那么恐怕‘赤字’难以较快平衡”。#p#分页标题#e#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