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出国留学日渐泛滥。10年前,中国一年出国留学的人数不过两、三万人。那么,现在是多少呢?去年,39万多人。今年,我保守的估计将超过45万人。所以,称作“出国潮”一点而也不为过了。伴随着“出国潮”的涨势,“回国潮”也日益形成。目前,有80%左右的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当然,回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留在当地比较难。国外混不下去了,只好回来混国内了。
不过,“海归”混国内也不容易。一项调查显示,首年在国内参加工作的“海归”中,大多数拥有硕士学历的月工资要高于本科生,也就是学历越高薪水越高。但是,高能高到多少呢?7成以上的“海归”硕士可以拿到3000元以上的月收入,而只有4成的本科生“海归”月工资能达到3000元以上。换句话说,大约6成的本科生“海归”的月收入不到3000元。
中国家庭习惯将孩子的教育作为投资。那么,投资孩子出国留学需要多少钱呢?如果孩子去欧洲或者亚洲国家留学,每年差不多需要花费十多万元人民币。如果把孩子送到美国、英国留学,每年少说需要投入20多万元人民币。对照留学几十万、上百万的投资,再看看眼下的“海归”几千元的月收入,完全可以用“投资失败”来形容。
留学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确实如此。那么,留学投资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关键在于学生及家长是拿留学当作目的,还是拿留学当作手段。所谓拿留学当目的,就是孩子出国留学了,读的是一所不错的海外院校,家长脸上有光,处处扬眉吐气。不过,说句不好听的。国外的好大学若想读出来不容易,这就是人家的“宽进严出”政策。据说,中国留学美国的学生中,60%不能正常完成学业。这种学生除了回国也没什么其他地方可去的。
所谓拿留学做手段,就是通过留学真正能够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改变。从成功的“海归”身上,几乎都属于这种拿留学做手段,最终实现了不错的目的。当然,这个留学的手段并不是像国内那样死记硬背混个什么镀金的文凭。
张朝阳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博士。不过,他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是来自美国名校博士的头衔,而是因为创办了搜狐。张朝阳留学麻省理工不仅是做研究、写论文,而且还会跟自己的导师套磁,问问导师“您知道饺子吗”、“您爱吃中餐吗”……结果,他给自己的导师爱德华·罗伯特教授留下非常的印象。最终,张朝阳创业的第一笔风险投资就是自己亲爱的导师给掏的钱。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