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
国际上较好的大学,绝大多数都会在官网提供申请表格模板,学生完全可根据说明和模板独立完成申请。
借助留学机构申请,如果被告知申请失败,要向留学机构索取学校发来的“拒信”。
学生应提前了解自己中意的大学,避免被“野鸡大学”迷惑。
昨日,本报报道了厦门学生小杨因找某雅思留学培训机构人员代报名失败,被迫临时赶场菲律宾考雅思一事,引起了我市许多学生的共鸣。
学生们向本报反映,留学路上陷阱不少,真得擦亮眼睛。今天,记者特为读者盘点留学申请路上的一些陷阱。
欺世盗名
把考取名校的学生说成自己的培训生
即将进入香港大学读书的厦门学生双木(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不久前在某培训机构遭遇的一段不愉快经历。
今年高三毕业的双木凭借自己的实力被香港大学录取。之后,他还想再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就找到了厦门某著名的连锁专业外语培训机构。报名时,他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照片给了对方。
然而,就在前几天,双木在公交站等车时,竟在一辆公交车的车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照片。双木还发现,车身上是这家外语培训机构的广告,广告上称双木是该培训机构“成功培训出来的优秀学员,去年顺利地考上了香港大学”,而且除了照片外,广告上还透露了双木的姓名等一些个人信息。
双木气愤地说,自己是在考上香港大学之后才报了这家培训机构,自己能考上香港大学,与这家培训机构丝毫没有关系。更让双木气愤的是,这家培训机构做车身广告前,根本没有与他联系,就私自把他的照片和信息作为宣传广告印在公交车车身上。
双木在微博上曝光了此事,培训机构最后公开道歉。
如此“行规”
抬高汇率赚取差额
去年高中毕业后考上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小菲(化名)也向记者讲述了其他一些“陷阱”。
小菲说,去年考雅思时,由于感觉靠自己报名很难排到号,所以她和同学一行五个人找了一家厦门的留学机构,请这家机构帮忙报名雅思考试。
“当时这家机构说代报名只是举手之劳,完全免费,只收取雅思官方要求的报名费,我们就按他们所说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5,每人交了1600多元人民币。”小菲说,报完名后,她上网一查却发现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实际为6.25,也就是说,这家留学机构用“抬高汇率”的方法赚了一笔。
隔日,小菲找到这家机构询问这事,对方说,他们确实知道实际汇率,但抬高一点汇率收人民币赚差额,是“行规”。小菲说:“每年有多少学生去找他们帮忙报名,这笔钱加起来就多了啊!”
坑蒙拐骗
引诱学生报考“野鸡大学”
小菲的同期考生杰森(化名)碰上的是另外一件“坑爹”事。
杰森在向某培训、中介一条龙的留学机构交完所有费用后,由于各种原因,没能考出一理想的英语成绩,只能暂时放弃目标学校。
这家留学机构之前虽有“考不上不收钱”的承诺,但碰上杰森这事,绝不会简简单单就退钱。
当时,这家留学机构说要帮杰森找一些进得去的“好学校”。隔天,这家机构推荐了三所大学,天花乱坠地形容这三所大学的排名都在前100位。
然而,对美国大学有所研究的杰森一眼看穿,这三所大学不过都是掏钱就能买文凭的“野鸡大学”。
“他们就是抓住家长和学生对国外大学不了解的情况,误导学生报考一些‘野鸡大学’,搞不好还能按人头赚取回扣呢。”杰森说,“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申请时,你填完所要申请的学校后,留学机构经常会要求你再填一两所你根本没听说过的大学,其实也是同一回事。”
“短斤少两”
收了7份申请的钱只办了2份
还有一种陷阱,虽不常见,但性质非常恶劣。
今年3月,即将本科毕业的厦大学生欧阳开始筹划去英国留学。
当时,欧阳找到厦大附近一家留学机构,希望对方帮他完成学校申请。这家机构开出的价码为:2万元包申请5所大学,每多申请1所大学,须多交2000元。后来,欧阳交了24000元,要求这家机构帮他申请华威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伯明翰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7所英国大学。#p#分页标题#e#
两个月后,欧阳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回音,就找到留学机构询问原因。对方说,7份申请“全军覆没”。然而,当欧阳要求查看7所学校的“拒信”时,留学机构却只提供两份。
回到宿舍后,欧阳越想越不对劲,于是自己逐一与7所大学联系,最后惊讶地发现,只有两所大学接到过他的申请,其余5所大学一概表示未曾接到欧阳的申请,也就是说,留学机构收了申请7所大学的钱,却只帮欧阳申请两所大学。
愤怒的欧阳隔天找到留学机构讨说法。面对事实,留学机构只得退还费用。但是,浪费掉的申请时间,又怎能退还?
建议
独立完成入学申请
有着丰富留学申请经验的专业人士纪先生通过本报提出建议,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完成入学申请。
纪先生表示,国际上较好的大学,绝大多数都会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提供申请表格模板,并且详细说明申请条件、申请流程、所需的文件材料,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这些说明和模板独立完成申请。申请过程中若遇到问题,也可根据学校官方网站上提供的联系方式与学校取得联系并询问。
“事实上,我早年在英国留学时就发现,其他国家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申请,几乎只有中国的学生是靠中介帮助申请的。”纪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申请一开始可能碰上一些语言上的困难,但与学校沟通几次之后,困难就会变得越来越小,“而这整个过程本身也是对自己一个很大的提升,如果浪费就很可惜了。”
如果确实需要借助留学机构进行申请,那么在被留学机构告知申请失败时,千万记得向留学机构索取学校发来的“拒信”。“只要申请的是正规大学,申请不通过,学校都会通过e-mail等方式回发邮件,告知申请失败的详细理由。如果你向留学机构索取不到,那说明有问题。”纪先生说。
此外,纪先生还建议,学生应对自己中意的大学提前进行了解,避免被“野鸡大学”迷惑。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