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寒窗苦读十余载,同样怀揣着人生梦想,可当大多数考生们端坐在考场努力拼搏时,却有一群同龄人选择了放弃,这就是高考弃考者。一边是高校扩招、生源减少,录取率年年攀升,一边是高考弃考人数在以每年接近 10万人的速度增加 ,今年全国高考预计约有百万左右学生选择弃考,即便是已经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也有不少人最终没有走进考场。这些弃考生为何放弃号称能够改变命运的高考?高考与弃考生之间到底谁放弃了谁?
30人考场里缺考17人
6月7日上午8时50分,记者赶到位于青岛市招考办的高考考场电子监控中心,36块大小屏幕上显示30个考点的考生们开始陆续走进考场,可以网上巡查全部1254个高考考场。
记者注意到,有一些考场考生人数明显偏少,莱西1中南校、青岛2中、胶州2中、青岛15中等考点的个别考场,4排座位只坐满了一排或一排半的考生。青岛9中、胶南1中的一个考场内还出现了只有1位考生单独考试情况,出现了偌大教室里面2位监控老师只监考 1名考生的局面。
“这些考场应该都是‘尾考场’,每个考场是安排坐30名考生,尾考场安排的是多出来的零头,每个考点最后一个考场并不一定都是30人,可能20多个可能10多个,甚至是1个人。虽然这种考场的考生人数比较少,但监考老师不能少,还必须是2人。”市招考办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些考场空出来的桌位并没有发试卷和草纸,显然是没有安排考生坐,空着的桌子并不代表缺考。
按照桌子上只要发放试卷和草纸就算安排考生标准,记者发现,仍然有一些考场没有坐满,从两个到五六个不等,比如即墨市北中学一考场内就有2人缺考。而平度的一处考场内,30个座位只坐了13名考生,剩下17张桌子上面摆着试卷或草纸,当时时间是9点12分。“这应该属于缺考情况,老师是先把试卷和草纸按考生人数发下去,过了15分钟以后,考生如果不来就要把这些再回收上来。”市招考办这位负责人表示。
越来越猛的“弃考潮”
曾经放弃高考只是极个别的特例,但如今却是引来社会各界极大关注的一种趋势。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高考是迈向成功的主要途径,这才有了几十年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那时放弃高考基本都是无奈之举,高考人数逐年增加。但2009年成为一个分水岭,那一年是中国的“90后”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高考场上,伴随而来的便是越来越猛的“弃考潮”。2009年全国有1020万人报名参加高考,高考人数首次下降,之后又从2010年的957万人到2011年的 933万人、2012年的 915万人,今年则再减少了3万人,成为912万人。
高考人数逐年减少背后就是高考弃考人数不断增加,据教育部发言人透露,近五年来全国高考弃考率基本稳定,约为10%,以每年接近1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照此计算,今年全国弃考学生大约为100万人。
青岛乃至山东的招考部门每年并不会专门公布应届高中生弃考人数,这些年即使已经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临到考前选择弃考的也不少。
“2011年的时候,曾经摸过一次底,发现青岛有近一成的高中应届毕业生直接放弃高考报名,人数大约在三四千人左右,如今弃考人数可能还维持这个水平或略高。”市招考办一位负责人分析表示 ,青岛弃考学生大部分是由于成绩相对落后而对高考不抱希望,有意提前参加工作或参军的学生,还有一小部分是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