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潘刚从来没有否认,自己是一个“富二代”。早在11年前,年仅24岁的他就接父亲的班,成为“高峰管业”的掌门人。
彼时,许多人都不敢相信,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子,能让这家金华当地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潘刚不是一个吃老本的人,“富二代”怎么了?父亲的荣耀只代表过去,未来需要靠自己去创造。潘刚的父亲潘惠孙曾是浙江省劳动模范,在今年“五一”期间,潘刚也被评为金华市劳动模范。按照他的话说:“我正是沿着父亲的道路,一步一步往前走。”
潘刚为人谦逊、低调,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前不久,记者初次见到他,发现他戴着一副眼镜,斯文且沉稳,没什么大企业老总的架子,倒是有几分邻家大哥的气质。
铁路职工 留学生 CEO
1997年,潘刚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金华火车站,成为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后来,他想继续深造,就去参加了成人高考,被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录取。从铁路上干活,到去良渚遗址考古,专业的跨度实在有些大,不过,他都干得挺不错。复旦大学毕业后,潘刚又申请到加拿大温哥华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学的是市场管理专业。
11年前,“高峰管业”一直是父亲和弟弟在打理。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一切,潘刚永远失去了弟弟,那时,他还在国外念书,他曾以为,自己会一直留在加拿大。没有了弟弟,父亲日渐年迈,公司怎么办?
凭着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潘刚没有太多犹豫,2002年,距离研究生毕业还有一年,他毅然放弃学业,“临危受命”回乡创业。
从留学生摇身一变成了CEO,这个跨度比起从铁路工人到大学生还要大。起初,潘刚对于管业可谓一窍不通,但他凭着一股子一丝不苟、脚踏实地的态度,一路走过来,完成了从“菜鸟”到专家的蜕变。
5月20日,在市区城北“高峰管业”的生产车间,潘刚仔细检查完一堆成品,然后对技术人员说:“这根管子的切口不够平整,重做,与其等客户发现被退回来,不如自己凭良心把事做好。”潘刚说。
虽然是“半路出家”接手父亲的企业,但潘刚一样能胜任,甚至比父辈做得更好。原先,“高峰管业”只做天然气管道,潘刚在工作中发现,客户在自来水管、地热管、电线套管等家装管道方面有很大的需求。他提出来:为什么要墨守成规?完全可以百花齐放。
入行第四年,潘刚就走出了多元化经营之路。如今,“高峰管业”10多个品种的管道进军家装等行业,已飞入了千千万万寻常百姓家。在生活中与管道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高峰”几乎一网打尽、无处不在。
在潘刚的带领下,2009年,高峰集团的家用装潢产品成功打入了欧洲最大的建材连锁超市———百安居,并成为其战略供应商。
比起父亲,潘刚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不到100号人到近千员工,从产品单一的小厂到拥有5家跨区域、跨行业、较大规模子公司的集团,高峰集团仅用了10年时间。作为一名海归,作为一名新任掌门人,潘刚带领“高峰管业”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给这家企业注入了更多高新科技元素。
“企业不能光靠守,不进则退,还得攻,再创业。”接手企业11年来,潘刚一刻也没有停下开拓进取的脚步。2007年,他力主在成都成立分公司。“我发现‘高峰’的业务范围局限在1000公里以内,原因是运输成本太高。为了生存,必须要走出去。”潘刚察觉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比起父辈竞争更激烈,如果偏安一隅,故步自封,眼前的路会越走越窄。成都分公司的成立,给企业开辟了一片新的天空。一东一西两个支点,让“高峰”的产品覆盖大半个中国。6年来,西部的国人越来越熟悉“高峰”这个来自金华的管业品牌。
此外,潘刚还在成都当地投资了一家银行。2012年,在金华又开办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还在昆山投资成立了一家天然气公司。
“每拿到一个荣誉,都是社会对我的肯定和鼓励,我总会开心一下。”但,也只是一下,过后,他总会努力前行,商场如战场,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容不得半点马虎与懈怠。
上阵父子兵
回顾自己10多年来走过的路,谈及自己的成功,潘刚总不忘感恩:“离不开父亲的支持和呵护。”#p#分页标题#e#
自己忙不过来,他就“雇用”父亲,老爸给儿子打工,替他去经营下属的子公司。正所谓“上阵父子兵”。
在周围人的眼中,作为一个“富二代”,接父亲的班,潘刚是接得最成功的一个。说起成功的秘诀,他只说了一个关键词:配合。
潘刚始终认为,“富二代”想要获得成功,与“富一代”的沟通和商量显得尤为重要:“父辈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的。‘富二代’想要光靠自己单干肯定不行,还需要父辈支持和引领。”
在家时,潘惠孙永远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父子俩却成了合作伙伴。“遇事我总会跟父亲商量,让他提意见。”潘刚说,在行事风格上,他与父亲是互补的。“我父亲是典型的老一辈企业家,冲劲十足,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而儿子则是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处事沉稳干练,三思而后行,书读得多一些,遇事总要比父亲想得更多一些。
这些年,父子俩配合算得上默契,企业也随之蒸蒸日上。时至今日,在潘刚的脸上,依旧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在只言片语之间,却流露出对父亲的几分崇敬。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与不少成功的企业家一样,潘刚也热衷于投身公益事业,热心回报社会。父亲忙于工作,从小,他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奶奶信佛,经常施舍与人,常教导他要行善。事业有成之后,潘刚以回报社会为己任,时常助人为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潘刚的带领下,高峰集团至今已为社会各类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共计价值200余万元。近年来,潘刚先后为婺城区4个贫困村的引水工程捐献水管,为贫困村修筑村道捐赠水泥。当他得知婺城区箬阳乡南坑村村民十分贫困、饮水问题得不到解决时,马上安排人员为南坑村设计合理的自来水水管安装路线,还免费提供价值15万元的给水管材、管件,并无偿为村民安装。
2008年,得知四川大地震,潘刚立刻捐款10万元,并多次捐各种物品帮助四川的灾民渡过难关;同时,多次向金华市慈善事业、贫困学生捐款捐物。这次雅安地震,他也带头捐了钱。2010年,他与5个贫困学生(竹马小学、金华十四中学、金华八中、汤溪中学)结成对子,资助他们重新走入校园学习。其中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整整10年的学费,全都是他掏的钱。
“我对这些贫困学生的要求只有一个:好好学习。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考上大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潘刚还十分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他在自己的企业里陆续安置残疾人、下岗工人、失地农民160余人。
此外,潘刚还是“金华荣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的副理事长,“荣光基金”主要用来奖励和资助各级艺术人才。将来,潘刚打算搞一个慈善基金,并将善款进行运作和管理,让更多的人受益。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