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年报》报道,由市欧美同学会和留学人员联合会发起并主办的“2012留学人员职业发展论坛暨企业与人才对接会”上周五举行,“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被成功人士灌输给新回国的海归们。
企业:相同岗位对海归要求更高
“说实话,如果一名海归和一名本土人士各方面的能力都相当,我宁愿选择后者。”来自上海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HR在现场告诉记者,根据之前他招聘的经验,眼光高的海归不在少数,因为前期留学投入的成本较高,所以在选择工作时,他们对薪资的要求往往要高于本土人士。而同样讲求回报的企业,对人才也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
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HR告诉记者,他们招聘的“销售工程师”这一岗位,比较希望有海归加入,因为该职位将主要致力于国际市场的开发,海归所具备的外语能力在做这项工作时比较有优势,但是光有外语能力也是不够的,还需具备很好的市场开拓能力。该HR表示,符合条件的海归,在同样岗位上薪资将高出本土人士10%-15%,因为他们在国际领域具备更多优势。
“我们需要学术水平较高的科研人士,如果同时具备市场开拓能力就更好。”现场设摊招聘的一家新药研发企业HR告诉记者,他们更青睐招聘海归,因为国外在西药领域的发展速度要高于国内,海归回国将同时带回先进的知识技术,而对于新药企业来说,药品的推销也是很重要的一块,所以既有研发水平又具营销能力的海归将成为格外抢手的“香饽饽”。
海归:希望提供更多职业培训
“虽然目前家庭的经济条件并不一定要求我马上找到工作来养活自己,但是我还是希望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现场,从澳洲回来不久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已经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来找工作,但是一直没遇到合适的岗位,“有的岗位我自己不太满意,有的岗位对方也感觉我稍有欠缺。”张先生表示,他还是希望招聘单位对海归能够更加有耐心一些,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规划。
“眼下的工作并不算好找。”现场,留学生赵小姐也表示,比起本土人士,海归的工作资源和人脉资源的积累稍有欠缺,尤其是一些毕业于海外“大路专业”的海归,往往得不到企业的重视,她也期待企业能够像扶持应届大学生那样,对海归有一定的培训活动。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