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紧扣教育优先发展主题,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教育的统筹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使教育事业进入了全面提速、全面优化、全面升级的新阶段,实现了教育的“五大提升”。
教育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财、税、费、基”多渠道筹措经费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县教育经费总投入30.77亿元,其中财政性经费24.09亿元,比“十五”期间分别增长89.47%、108.93% 。学校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全面实施校安工程和农村教师集体宿舍改造工程等,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十一五”末,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舍面积84.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值1.32亿元,图书178.1万册,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34.66%、100%、26.4%。近年来,尤其加大了学前教育投入和建设力度,学前教育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县财政加大投入,各镇乡政府积极筹措资金,改善镇乡中心幼儿园办学条件。目前全县18个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中有13个中心幼儿园由镇乡(街道)政府举办,占72%。爵溪街道中心幼儿园、晓塘乡中心幼儿园、黄避岙乡中心幼儿园、墙头中心幼儿园亭溪分园、定塘镇中心幼儿园三个教学点等学前教育基本建设的财政投入经费达到2300多万元。目前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都达到了省中心园办园标准。在等级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数已占到幼儿总数的76%,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入园需求,加快了学前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的进程。
城乡教育均衡程度逐步提升
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坚持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欠发达乡镇和薄弱学校倾斜。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对低于办学标准的乡镇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加大改造力度,保证学校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配置基本均衡。实施教育集团化、城区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一体化办学”“捆绑结对”等办学模式。2010年开始,我县面向农村薄弱学校,启动了新一轮名优教师带徒活动,开展了全员研教工作,全县319名农村教师接受名优教师的指导,28所农村义务段学校与城区学校进行结对共建。下派城区优秀管理人才到农村学校任职,建立完善农村教师上挂培养、城区教师下派支教等结对帮扶机制,加快了农村义务段学校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促进了农村学校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目前为止,103名教师参加了支教帮扶工作,76名教师完成了上挂培养锻炼,48名城区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近年来,对新进教师实行“三三制”,即:新进教师中三分之一直接分配到农村,三分之一挂靠到城镇学校两年后再到农村学校,三分之一分配到城镇;实行农村学校先挑、缺编学校先挑、薄弱学校先挑模式,合理补充了农村与城镇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农村、欠发达乡镇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完善评价学校素质教育和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体系。大力培育和推广“轻负担、高质量”教学典型,创新教学和考试方式,加大对学校减负的考核督查力度,贯彻好关于减负的各项措施。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重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锻炼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强化对各学校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今年秋季起全面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普通高中学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程,发展特色学科,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和学校文化,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牢固树立学校的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整体水平。
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持续提升
我县职业教育工作牢牢把握服务于学生发展、服务于学生就业、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主线,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办学模式改革,创出了特色教育品牌。县职业高级中学、县技工学校分别成为全国重点职高和全国重点技工学校,象山技工学校升格为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所县级高级技工学校。我县职业教育专业特色鲜明,象山县职高以建筑为强势专业,县技工学校以数控汽配等机械类为骨干专业,宁波水产技术学校以海洋船舶类为重点专业,爵溪职高以针织服装为主干专业,各校专业分工清晰、办学特色明显、成效显著。我县职业教育重点突出技能教育,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切实提高技能教学的质量与效益。积极举办县级技能大赛,参加全国、省、市各级技能大赛,并荣获优异的成绩。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职业培训工作不断加强,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日益显现。近五年共培训后备劳动力1500人,企业职工培训45000余人,开展农(渔)村劳动力转岗培训43000余人,培训渔民35000余人。#p#分页标题#e#
特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 经过省标准化学校改造,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实现了从“辐射”转向“覆盖”。2011年,全县拥有省示范性小学9所、初中7所,省一级幼儿园6所,被认定为宁波市现代化达纲学校的中小学校、幼儿园72所。象山中学、象山二中、象山三中、滨海学校进入省重点中学行列。教育发展逐步从硬件投入转向注重内涵发展上,各类学校弘扬传统、发挥特长、创出特色,建设富有内涵的学校文化,变单纯的升学竞争为学校综合能力和办学特色的竞争,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社会公认度高的特色学校。目前,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石浦小学等7所为省级特色学校,创建了文峰学校、东陈小学等10所市级特色学校,命名了墙头学校、城南学校等14所县级特色学校,全县中小学初步形成了“一校一品味、一校一特色、一校一亮点”的良好发展态势,一批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不断涌现。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