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机构:
logo

留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 中国

留学人员信用信息服务网(留信网)

国家级团体《国际学习成果认证》T/CPCPA 0005—2024 主编单位

分享至

      美国留学急剧升温,带火了美国高考(微博)SAT。一项调查显示,去年仅有不足7%的中国学生SAT成绩达到1800分,符合美国优质大学2000分以上录取标准的更是凤毛麟角,只占2%。以擅长应试著称的中国学生,为何在美国高考中却鲜有用武之地?
      缘何止步1800分?
      众所周知,1800分是申请美国大学的“有效分”,但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成绩从1200分提高到1800分并不很难,而再往上,每提一分都异常艰难。1800分,为何成了中国学生难以逾越的一道关?近日,杜克教育发布的《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首次曝光了美国高考的“出题配方”——语言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得分影响的比重,指出了中国学生止步1800分的问题所在。
      报告显示,学生使用英文完成SAT考试题目比用中文母语答题的成功率平均低40%。但是,随着题目难度增加,语言所占比重逐步缩小,能力所占比重逐步增大。在最高难度等级的题目中,能力和语言的占比约为8:1。这就意味着,在1800分之下,SAT考的是语言能力,即词汇、语法。而在1800分以上,考的则是批判性思维能力,跟语言基本没有关系。
      重语言轻思维难得高分
      杜克国际教育总经理吴雨浓表示,“出题配方”轻易就将那些死学语言却缺少真正思维能力的学生筛出了美国名校的大门。据介绍,目前大部分家长会让孩子从语言学起,通过一两年的时间,将托福成绩考到90分以上,再开始准备SAT考试。但学生在高二下半年或者高三上半年准备SAT的过程中才发现,丰富的词汇、流利的语言并不能帮助自己达到美国名校要求的分数,从而与名校失之交臂。
      记者快评:当中国式应试碰上SAT
      SAT被国人接受并成为留学美国名校的敲门砖还是近几年的事,国人对SAT的理解存在偏差也在所难免。其实,SAT并不是通常理解的国内的应试考试,因此我们逐渐发现:一切以短期突击、强化培训和技巧为主的学习在面对SAT考试时,却收效甚微。而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几乎都有扎实的英语功底,且多数都有长期坚持阅读英美原版文学作品的习惯,其实他们在考SAT之前就已经具备了拿高分的实力。中国式的应试培训恐怕仅能起到帮助学生熟悉SAT 考试题型和考试节奏的作用。
      SAT考试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考试,与众多家长和学生所理解的普通意义上的英语考试大相径庭。归根结底,还是对美国教育理念的不够理解造成的。美国是一个极力倡导批判性思维的国家。在美国,无论是教育、科研或是其他领域,批判性思维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美国哈佛大学的标志是三本书——两本朝上打开着,一本朝下盖着。据说,哈佛通过这个标志就是要告诉她的师生:书本传播了知识,传播了真理,但书本也传播了谬误。因此,哈佛大学是以此告诉师生要“不惟书,不惟上”,追求批判性思维。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