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机构:
logo

留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 中国

留学人员信用信息服务网(留信网)

国家级团体《国际学习成果认证》T/CPCPA 0005—2024 主编单位

分享至

      据教育部的统计显示,1978年到2011年期间有81.84万名留学人员选择回国成为“海归”。这其中不乏创业者,佼佼者有李彦宏、张朝阳等。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中央提出“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服务留学人员创业的政策密集出台,南京诞生了全国第一个留学人员创业园,引来各地争相效仿。当时全国陆续建起了63家留学人员创业园。
      在云南,留学人员创业的最早“根据地”是昆明高新区海源中路上一栋平常的5层楼建筑。楼顶竖立的红色火炬标志和蓝色大字——昆明高新区云南留学人员创业园十分抓人眼球。
      该创业园在2001年底正式挂牌成立。当时的报道称,首批入驻企业有18家,由留学美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等国的留学人员创办,企业总投资1.3亿元,引进博士生二十多名、硕士研究生三十名。
      汪涛(化名)是原“两园办”即高新区云南省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办公室(现“两园办”已并入高新区孵化器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企业服务。他告诉记者,第一批创业人员的“层次高”,“有卢红等国内知名专家,也有陈子久之类的留美博士,来头都很大”。
      时隔11年,最初的18家入驻企业,除了陈子久的云南魅力汉道制药科技有限公司、李一民的昆明利普机器视觉工程有限公司还在创业园发展,其他企业或搬到别处发展或已倒闭。
      创业园曾经辉煌,最终又归于平静。那些当年的创业“海归”们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当上昆明市人大代表的创业榜样
      陈发凯是“颜光美回国团体”的核心成员。“10个高层次留学人员集体回国,这在共和国历史上不是一个壮举,也是一个创举。”教育部外事司有领导在当年如是评价。而陈发凯本人也在2006年当选昆明市人大代表。
      在云南留学人员创业园里,陈发凯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他一度是园区创业者的榜样。
      1997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做博士后的陈发凯响应颜光美(现为中山大学副校长)的动议回国,加入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并入中山大学)。和陈发凯一样,在颜光美动议下回国的留学人员还有8个,并集体落户中山医科大学,因此这批回国人员被称为“颜光美回国团体”。
      “10个高层次留学人员集体回国,这在共和国历史上不是一个壮举,也是一个创举。”教育部外事司有领导在当年如是评价。
      当“颜光美回国团体”其他成员开始适应新环境,纷纷申请科研项目时,陈发凯选择离开中山医科大学寻找创业机会。他与昆明的结缘始于2000年昆交会。
      在2007年第二期《中国高新区》杂志上,一篇署名为昆明高新区“两园”管理办公室高旭东的文章曾对陈发凯的创业经历进行了梳理。
      文章称,在2000年的昆交会上陈发凯被高新区的某位领导所看中,于是在上海、武汉等地转悠了几年的他带着10万元积蓄和自有的生物保鲜技术在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办昆明大东方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东方生物),开始了创业之路。有报道称,大东方生物创办之初,既缺人手又缺资金,连房租都付不了。创业园不仅对其暂免房租,还为其筹得20万元科研经费以解燃眉之急。
      到2006年,大东方生物发展成为拥有1100万固定资产和1600万产值的企业,陈发凯则当选为昆明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陈发凯办企业打的是专利牌和文化牌。2006年大东方生物累计申请并获得专利18件,其中17件是发明专利.陈发凯注重在产品上附加文化特质,比如健康饮食、诚信服务、创新精神等。
      从医学博士到少林弟子
      从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管理到现在做传统文化推广,并传出“出家”消息,在这条人生轨迹中,陈发凯身上医学博士的标签已然消失无踪。
      与曾经的辉煌相比,陈发凯在云南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结局显得十分暗淡。#p#分页标题#e#
      陈发凯的人生转折出现在什么时候,如今汪涛已记不太清到底是2006年还是2007年了。他记得的只是,当时陈发凯因病已无心打理企业,并决定到少林寺出家。
      离开前,陈发凯曾向园区申请缓交房租,因为其所有的大东方生物连续两年没交房租了。
      陈发凯离开后,由其妻子张宁负责公司运营。但直到2009年,大东方生物还是未能缴清房租。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张宁商量后决定:将大东方生物由留学人员创业园二期搬回一期,面积则由500平米(房租15元/平米)缩减到50平米左右。“只有一个会计偶尔去开门。”汪涛告诉记者,今年国庆前张宁已经将房子退了。
      记者从高新区孵化器管理中心企业管理部了解到,大东方生物至今还欠着18万余元房租。
      传出陈发凯到少林寺出家的消息,并不算突兀。早在2006年,陈发凯就与少林寺扯上了关系:他参与创办了河南少林寺食品发展有限公司。而据《郑州日报》2009年5月19日的一篇报道称,该公司有三大股东: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昆明大东方(法人代表为陈发凯)、香港籍自然人股东童江。同时,陈发凯和童江还有另一重身份:少林寺第34代弟子。
      陈发凯的现状如何?记者按照汪涛提供的手机号码联系上了张宁。张宁证实陈发凯确实曾北上少林寺,但未透露细节。她告诉记者,陈发凯现在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任职,但非常忙,不便接受采访,随后挂断电话。此后她也没有对记者进一步了解情况的短信做任何回复。
      记者上网搜索发现,陈发凯所在的机构为“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其职务为副主任。据该中心的网站介绍,该中心是2009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正式批准成立的国家事业单位。
      有关陈发凯的最新消息是,今年11月初,该中心将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陈发凯是本次展览的秘书长。
      对在云南那段创业经历,陈发凯自己如何看待?由于我们未能联系上他,所以也不得而知。但从2009年陈发凯以学者、成功企业家的身份给武汉多所大学的毕业生做的一场“职场规划与创业”的讲座中,或许能窥见一二。当时在讲座中,陈发凯告诉在场的大学生,“创业需要掌握准确、全面的市场信息,还要面对破产风险、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大学生应在30岁后再创业”。
      坚守11年的云南女婿
      经过产品临床试验、申请生产许可、寻找生产基地、融资等等,直到2009年陈子久的产品才实现产业化。
      与陈发凯的中道而废不同,身为云南女婿的陈子久已坚守11年。
      来云南之前,陈子久在北京有一家医药公司,与一些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傣药“三阳血傣”的研制。
      2001年6月,陈子久在园内租下一块600平米的办公场所,注册了一家公司,继续开发三阳血傣的事业。
      据汪涛介绍,当时为了吸引留学人员入园创业,对入园企业实行房租减免政策:首年免费,第二年每月5元/平米(以下房租均指月租金),第三年10元/平米,第三年15元/平米,此外两年内可免企业所得税。为了筛选优质项目,“保证国有资产增值保值”,2005年园区开始实行“变明补为暗补”的做法,即对照企业的经济指标、发展潜力等分档次给予优惠。现在园区内厂房房租已经涨到28元/平米,但是陈子久至今还享受15元/平米的优惠。
      2002年12月1日三阳血傣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国药准字Z20025065”批准文号(当时注册证上的名称是“姜竭补血合剂”,后变更为“三阳血傣合剂”)。但直到2009年,陈子久的这一产品才得以实现产业化。
      2008年,当三阳血傣还没在国内市场面市时,其进入埃及市场的故事却广为传播。据陈子久介绍,2004年埃及电影演员艾哈迈德•扎基罹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其医疗团队无计可施。时任中国驻埃及大使吴思科向埃及官方推荐使用三阳血傣。陈子久曾撰文称,经过6个疗程(21天一个疗程)的中西医治疗后,“扎基的肺不张症状消失,胸水吸收,纵膈肿瘤消失,生活品质明显提高……”。#p#分页标题#e#
      2008年3月,经过近4年的合作临床试验,埃及卫生部批准三阳血傣按植物药进行注册,以药名Glovapi Syrup进入埃及的医院和药店进行销售。陈子久把这看成是中药国际化的成功实践。
      令陈子久没有料到的是,随着穆巴拉克政府的倒台,2011年3月开始,其与埃及方面的合作陷入停滞状态。
      陈子久提供的材料显示,云南魅力汉道制药有限公司2009年3月25日以云南滇中药业有限公司的名义获得编号为滇K005的国家药品GMP证书(药品行业强制性认证,是药品生产必须取得的资质之一)。现在的生产基地位于西山区团结街道办小墨鱼村。2009年他以每年8万元的价格在这里租下35亩的土地,开始三阳血傣的正式生产。
      向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努力
      陈子久认为,进入全国医保药品目录是三阳血傣市场开拓的必选动作。尽管这并非易事,但他踌躇满志。
      2009年9月曾有媒体报道称:“公司(即魅力汉道制药)现已具备三阳血傣科研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全部条件,年产200万盒,产值达3.84亿元”。但是陈子久对公司业绩却讳莫如深,认为“作为药品研发企业能够不死,最后实现产品投放市场就很不容易了”。
      2010年,三阳血傣被列入于当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云南省医保用药目录(2010版)》(属乙类,为肿瘤辅助用药)。据陈子久提供的材料显示,这一改变促使三阳血傣2011年在云南省内市场的销售额提升到近千万元。因此,他认为,迫在眉睫的事是推动三阳血傣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若能进入销售额将会很快上亿元、数亿元”。 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并非易事,但陈子久踌躇满志。他向记者提供的两份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复印件显示,山东籍文艺界全国政协十一届委员吴雁泽曾两次联名提交“支持抗癌类民族药进入国家医保用药目录”的提案,其中明确提及三阳血傣。记者查阅相关报道发现确有其事。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