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机构:
logo

留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 中国

留学人员信用信息服务网(留信网)

国家级团体《国际学习成果认证》T/CPCPA 0005—2024 主编单位

分享至

     协助石油期货开发、筹备上海期货衍生品研究院……从海外回国工作后,张惠岩忙碌而充实。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部经济学家、野村证券纽约副总裁等职的张惠岩,是上海引进的高端金融人才之一。
  海纳百川,相容共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魅力所在。“千人计划”、“领军人才”……上海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高层次金融人才。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指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人才始终是第一资源。要推动金融创新、金融发展、金融改革,包括金融开放,特别是要促进金融中心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家整个战略服务,关键是要靠人才。
  人才汇流:助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加速集聚,令上海这座东方曼哈顿更具魅力。来自五湖四海的高端金融人才踏上中国开疆辟土。
  刚将办公地点从香港搬回上海的瑞士银行董事总经理侯延琨和夏阳,代表着这群人。先后在阿根廷、泰国、新加坡等地担任多个高管职位的美亚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暨首席执行官的外籍人士高凯文也到上海安家落户。
  人因城聚,城以才兴。事实证明,引进和集聚海外金融人才,是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上海金融人才队伍结构和素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2012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指出,国际金融中心的运作离不开人才,而金融中心的复杂性对金融专才的需求极为强烈:这些人才需要洞悉其他金融中心的动向,同时必须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开发出新的业务模式,从而与其他金融中心竞争。
  除了引入,上海还着力培养金融人才。“在金融人才培养上,应该培养的是本土经验和国际理论兼具的实用性人才,是能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添砖加瓦的高端金融从业者。”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说。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说,上海将逐步建成开放度高、融合度高、集聚度高、贡献度高的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流动自由”的金融人力资源体系。
  根据上海金融领域“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金融人才总量达32万人左右,列入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等的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达100名,金融领军人才达200名,持有国际通行的金融职业资格认证证书人才达1.5万人。
  平台共建:构筑海外人才引进机制
  从过往经验看,上海积极创新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机制,已先后五次组织开展较大规模的海外金融人才招聘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目前,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主办的“2012年上海海外金融人才网络视频招聘会”正在推进当中,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招聘,为海外金融人才求职提供便利,扩大金融企业选人视野。
  事实上,打造人才高地一直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重要举措。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积极搭建平台、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多方合作的海外人才引进机制发挥积极效果。
  全球知名金融招聘机构英国金融职业网亚太地区总裁麦仁杰说:“上海要在2020年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就需要从海外吸引更多人才,那些不仅具备深厚专业技能,同时熟知本地市场的国际金融专才会因此在这样的绝佳机会中占尽优势。”
  目前,上海市金融行业已吸引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近3000人,港澳台及外籍人士2000多人。列入上海市“领军人才”培养计划39人。海外引进的金融人才中,有19人列入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4人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一批通晓国际惯例、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和良好诚信记录的海外金融人才,担任金融机构高管和高级技术职务,为企业借鉴海外先进经验、加快推进金融创新发挥重要作用。
  “引进一人,带动一个团队,带出一片新业务”,这种成效不少见。富国基金2009年从美国引进高层次人才李笑薇担任另类投资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她利用丰富的量化投资经验,带领团队迅速研发了中国市场首只采用量化方法进行主动增强的指数型基金沪深300增强证券投资基金。
  为人才汇聚营造良好环境
  金融市场的建设必不可少,良好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积极营造和谐、开放的人文环境,帮助海内外金融人才主动适应和融入企业文化和城市文化,实现共生共长是安居乐业关键所在。#p#分页标题#e#
  今年上半年推出的陆家嘴金融人才公寓,解决了不少年轻人后顾之忧。拎包入住,租金便宜,对于22-30岁在陆家嘴工作的单身青年来说具备一定吸引力。在此基础上,陆家嘴管委会还推出“定向补贴,梯度递减”补贴政策,为进一步营造金融人才集聚的良好环境提供空间。
  在用人制度上,上海在2009年进行市属金融国资国企改革时就要求对金融高管人员进行市场化配置,采取由董事会以公开竞聘为主的方式选聘,实行契约化管理,例如浦发银行行长、国泰君安董事长、申银万国总经理、东方证券总裁、富国基金总经理等,都通过选聘产生。
  通过用人机制创新,上海在解决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专业人才不足问题上展开有益尝试。针对目前新型金融行业发展较快、金融办急需充实熟悉专项业务的专业人才这一新情况,上海市金融党委、市金融办积极推进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创新工作,目前聘任了2名专业人才,发挥其特长从事股权投资、金融机构发展等专项工作。
  上海市金融党委书记潘志纯说,为适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将重点加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优化诚信环境、优化政策环境三方面环境建设,营造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金融人才工作生活环境。(王涛 桑彤)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