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机构:
logo

留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 中国

留学人员信用信息服务网(留信网)

国家级团体《国际学习成果认证》T/CPCPA 0005—2024 主编单位

分享至


      为增进以色列大学生留学中国的荣誉感,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中国留学,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影响,促进中以两国教育、科技、文化的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在庆祝中-以建交20周年之际,驻以色列使馆7月26日为获得2012/2013学年的大学生,在大使官邸首次举行《中国政府奖学金授予仪式》。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大学生及他们的父母和亲朋,奖学金生所在大学的校长、老师,曾在华留学生,中国学联代表,中外媒体记者,使馆各处室及我驻以色列有关机构负责人等约100人出席了授予仪式。以色列教育部、高教委、外交部官员出席并致辞。驻以使馆临时代办施泳出席并讲话,仪式由使馆教育组负责人薛华领主持。


       施泳代办在授予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今年是中以建交20周年,在过去的20年里,中以两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贸易等领域合作交流方兴未艾。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中以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5年两国签订教育合作备忘以来,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合作发展迅速,通过中国政府提供奖学金和不同渠道以色列每年有几百名大学生和研究人员赴华学习和从事合作研究工作。他还表示,欢迎更多的以色列学生和科研人员到中国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他希望即将赴华学习的奖学金同学,到中国后尽快克服文化习俗和气候的差异,尽快适应学习生活。施泳代办对以色列政府宣布自2012年起每年对华提供250名奖学金表示高度赞赏。他希望通过两国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出更多的中以两国友谊的民间使者。

     以色列高教委秘书长Moshe Vigdor 先生积极评价中国对以色列提供政府全额奖学金的作用。强调以中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迫切性。他表示,以色列政府高度重视与中国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为扩大对华交流,政府已决定每年投资4000万谢克尔,向中国提供250名奖学金。此外,以色列教育部将积极推动建立两国高等人才培养基金,鼓励更多的中国博士后和科技人员来以色列高校深造,进行合作研究。

     以色列外交部副总司长,原在华留学生,Amir Lati先生代表以色列外交部发表讲话,并发表感言,以自身在13年前获中国政府奖学金在华学习的切身体会,介绍自己学习经历和通过留学中国对自己命运、经历的改变,鼓励在场的奖学金获得者要像他一样,走好大家留学中国的路。


      来自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海法大学和维德曼医学院的奖学金生代表在仪式上发言,表示感谢中国政府、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为他们提供赴华学习的机会,表示要遵守中国法律,尊重中国习俗,刻苦学习中国悠久的语言文化,将来做两国友谊的“使者”。特拉维夫大学奖学金生Tamir Feldman先生发言表示,中国语言并不是一门容易的语言,学习中文需要投资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自己初学汉语的经历深知,我们要花去极大精力去记忆几千个不同的方块字,要区别不同的发音和词意,可每想起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想起中国与以色列人们的传统友谊,就会倍增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最后施泳临时代办为奖学金获得者颁发了《入学通知书》,并与全体奖学金获得者及他们的亲朋合影留念。该批政府奖学金生是根据中国教育部的规定,由我驻以色列使馆和以色列外交部共同选拔,报国内通过评审确定的。他们将于今年9月初入学,分别到我国北京、天津、杭州、长沙、昆明、沈阳等市的有关大学学习汉语、中国文学、法律和中医学等。
       仪式结束后,使馆为首次《中国政府奖学金授予仪式》举行了招待会。(供稿/驻以色列使馆教育组)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