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长治市下河支教的一个星期,是我在中国生活得最辛苦的一个星期,也是我生活得最快乐的一个星期。
当长途客车驶离了高速公路,我已经进入乡村地区,这是我第一次离开中国的城市。一望无际的玉米田,连绵成环状的山峦,好个世外桃源。
在下河中学里,我亲身体会了那里艰苦的学习环境:没有食堂,去个卫生间也要走上一段路,全校只有一个地方有水供应,覆盖全校地面的都是黄泥。虽然新校舍已经在今年启用,且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但是新校园里依然存在着上述问题。作为一个从来没在农村念过书的人,我几乎无法想象这里的学生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取知识的。通过几次家访,让我更清楚地了解到当地人的生活。
下河支教,不仅给下河中学的学生带来欢乐,也为我带来欢乐。很感谢孙筱队长的信任,让我像其他中国同学一样,拥有并完成自己的任务;很高兴队友们没有因为我留学生的特殊身份而把我抛弃和遗忘。我真的很高兴能为下河支教贡献一份力量。在下河的6天里,除了感觉到辛苦,余下的便是兴奋和感动,感动的成分要比兴奋多得多。
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我会在不影响课程进度的前提下,添加一些马来西亚式的教育元素。也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以及学生们热爱学习的心态,这些马来西亚式的教学方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我珍惜在下河支教的每一秒钟,除了教学这一主要工作以外,就连最基本的搭车买票、洗浴、骑车、吃饭、走路、就寝、交谈等都是我学习知识、了解中国的机会。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个星期的相处后,我们该分手了。我不忍心让学生们看见我掉下的眼泪而转身离开,也不愿他们为了我而掉下眼泪。
我舍不得这么好的一个支教团队。回京的那一天,我一个人走在石头小道上,思考着,未来的几年里,我是不是还有机会遇到这样的团队?下河的孩子们,我会永远地祝福你们。向你们许下的承诺,我一定会做到!下河支教的队友们,谢谢你们这些日子以来的照顾,是你们使我在中国的生活更加丰富而有意义。
(本文获得“首届在华外国师生摄影作文大赛”作文一等奖,作者系清华大学马来西亚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