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机构:
logo

留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 中国

留学人员信用信息服务网(留信网)

国家级团体《国际学习成果认证》T/CPCPA 0005—2024 主编单位

分享至

                
                                           “我们毕业啦!”安哥拉留学生兴高采烈合影留念
                
                             留学生里昂徳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们在中国学到了先进的专业技术;学习和生活上也得到了中国路桥集团无微不至的关照。

       人民网6月29日长沙电(记者  周立耘  张志诚) “我们毕业啦!”一群非洲学子兴高采烈将学士帽抛向天空。他们是来自安哥拉的31名留学生,圆满完成了在长沙理工大学5年的本科学习,全部获得学士学位,今天顺利毕业。这批非洲大陆学子在华留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均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全额资助。

       外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湖南省、安哥拉城市规划与建设部、安哥拉驻华使馆、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相关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今天的毕业典礼。

       据中国路桥总经理文岗介绍,培养安哥拉留学生的项目是该公司2007年为响应我国政府为非洲培养专业人才的号召,与安哥拉城市规划与建设部共同发起组织的人才培养计划。除安哥拉留学生外,中国路桥还在近两年相继全额资助了来自赤道几内亚和刚果(布)的112名留学生来华学习。这一举动在上述国家引起了广泛反响,同时也受到了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关注和肯定。

       长沙理工大学校长郑健龙在毕业典礼上盛赞留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与中国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介绍,这些学生在校期间重点进行了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结构力学、道路勘测设计、桥梁检测与加固和隧道工程等土木工程和机械专业课程的学习;此外,他们还就中国语言和文化进行了系统学习。

       据了解,这批安哥拉留学生毕业后,将回到祖国,成为安哥拉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坚力量。包括中国路桥在内的在安中资企业将择优录取其中的部分毕业生,在实际业务中让学生们充分实践所学知识与技能,助力安哥拉的建设与发展。

       相关链接: 中国路桥资助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刚果(布)留学生情况

       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峰会主题为“友谊、和平、合作、发展”。中非领导人在峰会上一致表示,同意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对非务实合作的8项政策措施,其中提到,在3年内为非洲培训培养15000名各类人才。中国路桥充分领会讲话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率先以实际行动落实相关举措,认真制定并持续推进与专业对口高校之间的人才培养以及产、学、研等领域的合作计划,加强校企合作,为人才培育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不断充实企业的人才援助举措。从非洲当地引进留学生来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全额负担所有留学生的学习、住宿费用,主动为非洲培养大批急需的工程建设人才,在教育领域促进中非双方高等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切实提升留学生教育的实际效果,努力提高非洲地区自主发展的能力,改善当地的民生状况,促进非洲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自2007年起,中国路桥相继与长沙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开展留学生合作培养计划,四年来共资助来自赤道几内亚和安哥拉的143名优秀的留学生来华进行为期五年的大学本科学习。留学生在华期间,由中国路桥全额资助其学习和生活费用,每人每年费用总计超过人民币5万元。同时,中国路桥与合作高校仔细协商制定了留学生在华的课程计划。从汉语言入门到中国文化学习,从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结构力学到道路勘测设计、桥梁检测与加固、隧道工程,全面深入的中英文授课以及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让非洲留学生在中国的高等学府充分学习先进文化,掌握交通基础建设技能。在与合作高校订立严格的留学生培养合同中,中国路桥明确要求高校提供优质管理、师资和教学条件,认真教学。留学生也必须严格遵照高校本科生培养规则,完成课程学习、考试成绩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方可取得毕业文凭,获得学士学位。让非洲学生切实学有所得,使人才培养计划真正落至实处。第一批31名安哥拉留学生将于2012年6月份从长沙理工大学毕业。企业的人才援助计划多元开拓,持续推进,为所在国劳动力市场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p#分页标题#e#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