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起,有一篇报道在网上热传,说的就是一个小伙子在美国留学8年,花了400多万,如今回到国内,虽然找到了工作,但仍然在发愁什么时候才能回本。这件事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比如,留学是否为了回本儿,留学的价值能否用致富速度衡量,工薪阶层留学要慎重,留学不是万能的。等等。4月11日召开的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透露:我们正在经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海归回国创业面临哪些困难?该如何解决?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留学人员“归国潮”兴起
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中提到,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其中2016年回国43.25万人,十八大以来5年回国人数占到70%。“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000多人,各地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5.39万人;出国留学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长到2016年的82.23%;省部共建留学人员创业园49家,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347家,入园企业超过2.7万家,7.9万名留学人员在园创业。
新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打开国门,派出留学生,时任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说,“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由此发端的留学潮为这个国家形成了庞大的海外人才储备,到2015年年底,累计有404.21万人。人才储备伴随着人才逆差。逆差最大的一年,每送出7人留学,才会迎回1名海归。大量游子羁留海外的问题困扰着中国。不过现在,中国正在经历史上最大的海归潮。2000年有38989人出国留学,这一年回国的留学生只有9121人。而在2015年,两类人分别达到52.37万和40.91万。
早在去年6月,有份材料集中反映了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创新中遇到的烦恼和障碍,其中突出表现为优惠政策享受难,落户就学办理难,开户融资难,知识产权应用难,政策限制放开难,文化理念融合难等“六难”,李克强总理在这份材料上曾经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合力研究解决“六难”问题。
当时就有一位留美归国人员在李克强总理批示的材料上说:“明明听说有政府补助,但不知道具体找谁申请。后来经过‘圈里人’介绍才知道,要拿到补助最好找中介,但中介费高达补助金额的30%。”清华大学一位留学归国老师在总理批示的材料中表示,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但高校教师的科技成果属于职务发明,成果转化时的“估值”让合作双方都充满顾虑。技术入股的税负更是让很多创业团队“望而却步”。与知识产权应用相关的不少问题,也是许多留学归国创业人员最为关切的“难点”。
当时总理批示后,国务院各部门开始持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也为更多创业创新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使更多群众对改革有了更深切的“获得感”。但是客观的讲,具体碰到困难的人,他的“感觉”和整体上新闻发布的“数字”恐怕还会有一定的差异。
海归在创业创新领域有所作为
这几年高端人才的海归潮在创业创新领域正在越来越有作为。1981年,年仅24岁的兰州大学大三学生高潮,考取了诺贝尔得主李政道教授项目留美研究生。通过不断的刻苦钻研、学习深造,在美国多年打拼,他受到多家公司的亲睐,面对大好的发展前景,高潮却依然选择回到家乡。他说:“当时国家要引进国外顶级的科学家和创业者来帮助中国建设,所以我就愿意回我的家乡来贡献一份力量吧!”一心想要带动家乡发展的高潮选择了创业,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积极帮助下,他创建了一家设计研发智能安防系统的公司。他说:“通过这些正确的理念、正确的文化,让我们家乡的年青一代科技工作者能够知道怎么做高科技产品。”
高潮把目光放在了智能锁上,一把小小的锁需要怎样的高科技,发展前景又如何呢?高潮说:“一个远程控制、一个近程控制,所以从这一点的话你就可以看到一个手机APP还可以控制很多把锁,这就很方便,相当于你有很多锁你只需要带一把钥匙,你可以从硅谷、可以从北京管我们孝感的锁。”
这几年通过不断研发,高潮所在的团队已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专利11项,生产的家丁智能门锁产品实现了全球领先。而在此时,同样生产智能安防产品的孝感三禾智能科技公司也着眼全国,积极寻求高科技人才。通过不断考察与会谈,最终决定邀请高潮作为公司首席科学家,与公司共同发展。而高潮也是孝感市国家“千人计划”第一人。湖北三禾智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高潮说:“从这一点跟我就是理念上很一致,然后优势互补,而且他们的文化也蛮OPEN的,就是叫很透明吧!这一点就跟我们在硅谷的文化比较接近,所以这一点就是不谋而合。”
今年30岁的张昊阳,毕业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在那里完成了自己的本科及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后,他选择了回国。他说:“我的专业是自动化与复杂系统工程。刚回国的时候,我是进入了德国的通快,就是最大的机装机床生产企业,在那里我担任项目经理。同时,我被外派到瑞士进行了半年的管理培训。在那里,我学到非常多的管理和产生方面的经验。”
在工作期间,张昊阳对咨询管理方面产生非常大的兴趣:“我以前是学数据处理的,数据挖掘或者说智能化方面。所以我一直想对数据分析这一块有一定的探讨或是进入这方面的行业。所以我也投报了几家公司,像埃森哲、IBM。”
随后,经过一番努力,张昊阳申请成为了一名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兼职助理:“在这里面,我大概做了三到四个医疗项目,关于医疗外企进入中国的。咨询管理就是告诉你一个行业的发现在哪里,我们用数据说话,帮助企业做托管运营。所以从这里面,我也学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接触到很多的项目管理经验、咨询管理的经验。”
在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工作经历,让张昊阳看到了咨询管理对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于是,2016年,张昊阳从通快公司辞职,和朋友一起创业做咨询管理。张昊阳说:“和我的伙伴周查理一起创立了奎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们是家咨询公司为主的,我们也帮助一些企业和技术对接方完成他们的企业梦,帮他们做企业托管运营,完成咨询报告。我们引入了很多小的创新型企业或很多小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更多的需求去下放、外包出去,让有能力的人去做,同时也完成他们的创业梦想。这就是我们奎图创客2.0的宗旨。”
和所有刚起步的企业一样,名声以及合作方的信任,是奎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他说:“因为我们还是以技术交流、技术对接、资源对接为主。不管他们是哪一方,政府方、企业方还是技术方、挂靠方,这个合作方,即使你心有抱负、心有能力,但是始终对你有怀疑态度,你行不行,你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你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源,我们什么要和你合作。”
为了能够获得合作方的信任与认可,张昊阳付出了很多努力。2016年底,张昊阳的公司为徐州高新区政府正式引入了第一个“千人项目”:“国家‘千人项目’,也是新加坡声学秘书会的会长、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周宇峰博士,在我们这落地,并且成立了优超医疗有限公司,是做大数据医疗,同时也是超声听诊器方面的东西,智慧医疗方面的东西。随后还有两个‘千人’正在落地当中,商谈当中。接下来的生产、营销、技术发展趋向和技术应用方面,我们都需要进行仔细的甄别以及市场准入度的契合。他们的产品甚至我们要帮他做市场推广、铺开渠道,用我们的人脉、资金,用我们的各种的努力去完成。”
当然,创业要想成功离不开自己和团队的努力,但是也离不开大环境,离不开各种政策和扶持。丁晓栋,福建省烨烽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他2008年毕业于英国莱斯特大学高级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他立即选择回国回到家乡晋江:“我晋江人,晋江人一定回来创业的,我就跟我导师说我会回来创业,就是为家乡做贡献,在国外,国外没那么好,还是国内机会多一点。”不过,刚回国的他并没有立即创业,而是先在晋江的企业打工,观察这里的市场需求与商机:“读书回来就创业很不现实,这会死掉一大片,所以回来要先熟悉当地的环境,先工作几年才能创业,工作的时候就发现,就是你发现了一个市场需求,那咱们又刚好能做。”
经过四年的调研,他发现国内的大数据市场处于刚起步的阶段,而晋江市场在这方面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他把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考取统计学博士后的哥哥丁晓彬请回国,与他一起共同创业:“我哥,为了创业的事情回来的,就他回国之后把美国那边大数据的观念带回来,然后又跟我这边的项目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项目,继续为家乡做贡献。”
2012年年底,丁晓栋创建了福建省烨烽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企业管理软件、建立企业内网、提升网络安全等级等服务,使外贸企业管理更加高效。不过,丁晓栋坦言,创业是一件艰苦的事业:“非常难,创业就是九死一生,就算高科技创业也是一样,因为美国大数据发展得那么好是因为他们整个国家对数据的重视程度非常高,那我们这边无论是我们的客户、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方面,对数据的重视程度没那么高,所以国内的这个市场还是需要重新培养的。”
记者了解到,在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方面,福建泉州将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和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领军人才和高端团队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泉州创办科技型企业,开展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在泉州创业试点,简化外籍高端人才来泉州开办企业审批流程,推行事前审批改为事后备案,给予中国籍公民同等待遇。认真落实引进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作为贯彻落实《泉州市“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2013-2017年)》的配套文件,泉州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联合出台《泉州市留学人员优秀创业项目申报与评审暂行规定》,并确定每年由泉州市人才专项资金安排100万元对“泉州市留学人员优秀创业项目”进行扶持。丁晓栋告诉记者,他们创业四年来,已经享受到了泉州市出台的这些扶持政策:“我们这个项目有入选泉州市留学人员优秀创业项目,也是海纳百川的那个,然后还有另外两个人才,就是我哥跟另外一个,也是博士后,是耶鲁大学回来的博士后,分别获得泉州市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一个六类,一个七类,然后我们还获得了晋江市的海峡计划。”
千人计划其实就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简称,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学科、实验室以及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当时的目标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同时,各省(区、市)也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即地方“百人计划”。最新的数据统计,“千人计划”已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000多人,各地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5.39万人。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