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机构:
logo

留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 中国

留学人员信用信息服务网(留信网)

国家级团体《国际学习成果认证》T/CPCPA 0005—2024 主编单位

分享至

学子们远离父母,独自出门在外求学,很多事情要自己面对,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不少在海外留学的学子都说,在国外可以锻炼沟通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变得更加独立。

真的吗?

确实是这样。

但是在经历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多多少少有很许多考验等待着他们。不管是碰到学习生活上的实际挑战还是内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其实,每一道坎都是他们成长和独立的积淀石。

一、扒一扒那些会遇到的事儿

1、警察局、移民局和大使馆一站通 

我发现好多留学生宝宝都是路盲啊。但是,以上提到的这几个地方简直是他们闭着眼睛都能找到的。刚到国外首先就是要去警察局登记注册,然后移民局有什么新的消息要随时跟进的,而大使馆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就是抱大腿No.1 ,需要寻求各种帮助都需要几个地方的。

2、租房、搬家一站通

先说租房吧,贵这事儿大家反正都知道,就不多说了。租房的麻烦真是村里有村里的麻烦,城里有城里的麻烦。哪里都不是省心的啊~

拿美国来说,大部分村里的apartment都不用整套出租,每个房间可以单独签给个人。听起来好像不错,但是问题来了,要是凑不满一整屋的朋友,你可能就必须要跟你完全不认识的人一起住了,Mama always said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能不能跟室友好好相处,这得看命……半夜开趴梯的金发帅哥美女可能会让要连夜赶论文的你抓狂的。

但是这些在之前都是预料不到的因素,所以只能重点关注安全(毒贩、流浪汉、入室抢劫之类的)、维修及时、安静、宠物控制(大型犬)等就好了。把这些全部考虑到了,也一一做出选择和排查以后,你就已经具备了半个FBI的侦查能力了。

再加上女汉子们还要经历徒手搬家(拖着N个行李箱),去搞定各类室内的装饰,买家具日用品,与学长学姐联系,看有没有好的二手可以继续用的。整套流程安顿下来,这能让从来没有在外面住过的小公主、小少爷们会成长飞速。

3、修理、收纳一站通

灯泡坏了?自己买了装呗;马桶堵了,二话不说直接拿工具通;烤箱不工作了,翻出说明书就开始修;这基本成了留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一部分。从一开始连日常家具从来没插手的他们,现在处理什么事情都能冷静的得心应手完成。

当然这也是留学生的必备技能。自己一个人住时,更换电灯泡,加固螺丝等简单的活计都要会做,可以为你节省很多时间和金钱成本。如果不知道方法的话,也可以讨教邻居或网上查询。

4、中华小当家,美食一站通

很多生活中看起来普通的事,在国外做起来往往并不容易,比如做饭。留学生王同学对此深有体会,她说:刚来国外时,我不想学做饭,希望还能像在家时那样,家长做完饭喊我一声,我就可以直接上桌吃了。

但是一人在国外留学,做饭和家务没人帮忙,都需要自己来。不会做就只好学,我开始上网查询烹饪视频,边看边做。我的烧菜本领都是被逼出来的。王同学笑着说,如今我是家里的大厨,中餐西餐都没问题。

其实都是这样的,大家从刚开始的不会做饭、不想学做饭,到现在的大厨级别,基本烧菜不需要菜谱,随便点菜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做出美味佳肴。学子的生活能力也在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二、扒一扒那些要承受的事儿

1、homesick  念家

曾在英国留学的赵强先生表示,在刚拿到国外学校录取通知书时,曾信心满满要为移民而出国,但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却发现很想念父母,不太愿意过久地脱离国内亲戚朋友圈。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不出去之前没发现自己会有这么依恋家人,一到了陌生的国度,思乡的感觉会被放大无数倍。

调研专家解释说,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年轻海归,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留学生和家庭之间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家庭生活也是其最主要的回国原因。尤其是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简直快要崩溃的感觉,真的非常非常的想家,倒不是说特别想爸爸妈妈个体,是很想念那个氛围和环境,还有国内轻松自在熟悉的氛围。

2、考试压力 exam pressure 

在考试季的时候,通宵彻夜的学习根本就不奇怪。

宋敬君曾是韩国水原大学国语国文专业的交换生。当谈到留学期间的备考趣事时,他说:为了准备期末考试,有的人会在咖啡厅、图书馆或者读书室自习。有趣的是,因为临近考试了,时间变得更加珍贵,有的人在复习的时候会直接带上自己的洗漱用品。

来自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旅游管理学专业的王汉超(化名)说:我们专业的期末考核方式就是提交专业论文,所以没有什么烦心事,但是考试就不一样了。每次遇到考试,同学们都很紧张,留学生自然更是压力山大,每天在图书馆待到深夜。不过写论文也不总是比考试轻松。我曾经用两个月写了一篇论文,过程很煎熬,感觉写论文有时候比考试更难受。

总而言之,学习的压力在于备考需要每天进行知识积累,考前突击只会让自己思绪混乱。就读于英国某大学语言班的张琳(化名)介绍自己的备考策略时说,我们的考核频率是一个月考核一次,两个月进行一次期末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不断地积累。

3、culture  shock 文化冲击  

文化冲击有很多阶段:一开始,初到一个新的环境,一切都是新鲜的,充满新奇的感觉。这时,精神是愉快的,这是你与新环境的蜜月阶段。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你还没有充分享受到新婚的幸福时,蜜月就被许许多多生活上的琐碎打破:一开始很可能是语言障碍,即使你受过很好的语言训练,比如,你上学时英语课的成绩单一直是你的骄傲,但这次你四周都是一张张讲着浓重伦敦音的嘴,你可能有很多地方听不懂,会质疑自己到底学没学过英语。

或者你本来就很喜欢这样的一口伦敦音,仍会有无穷的问题等着你:比如你不知道如何开一个银行户头,不会使用提款机;上餐馆时你不知道怎样点菜,点的菜不知合不合口,结账时不知道小费该付多少;最让你焦虑的可能是你内急的时候不知道厕所在哪儿,好不容易找到厕所后又偏偏是你一点也认不出的当地文字标示的男和女……

诸如此类的问题,使你开始怀念家乡,你甚至会开始怀疑,你为什么要背井离乡,浪迹天涯的革命动机,你最想做的事情可能是马上买一张机票飞回故乡的桃花源。再后来,经过相当长时期的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后,你开始慢慢地适应了新的环境,曾经的冲击和许许多多新鲜感一同演变为熟视,最终是变为无睹。你可能终于从一轮文化冲击的枪林弹雨之中冲杀出来,没有逃之夭夭,但切不可放松警惕,前面可能还会有新一轮的冲击向你袭来。

尽管文化冲击确是新生活中的不谐和之音,而且让人惶恐不安,但是这些不一致的反应和想法通常是双方文化价值观不一致的结果,而不是人与人个性上的磨擦。要有效避免严重的冲突,并减少磨擦的威力和损伤,往往有赖于你对两种文化在价值观和行为表现上的差异的认识。

留学生们在这种文化冲击的威力下,整个人的性格和意志力都会得到新的磨练和提升。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