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们在手作学堂里学习面食制作。
“体验了一堂课,学会了将普通的刀切馒头做出面食本来的香味。”上周日上午10点,准时走进“美味自灶”手作学堂新年第一期面点班的课堂,徐小姐对手作学堂的“郭校长”说,一步步跟着老师学,完全有信心成为被点赞的美厨娘。
“郭校长”名叫郭凛,“美味自灶”手作学堂创办人。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赴加拿大读研,2005年回国创业,在苏州创立了北极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出“家校路路通”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产品,创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新平台,广受欢迎。如今,又从一名软件工程师转身,通过美食这个窗口,致力于打造女性发展平台,郭凛第二次创业的起点显得与众不同。
母亲做的美食就是“童年味道”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小时候妈妈做的刚出锅的馒头最香;五星级酒店里的点心虽好吃,但总觉得缺点家庭的温度。“家常,做出母亲的味道”,正是郭凛开设“美味自灶”手作学堂的用意所在。
今年春节,郭凛赶到美国硅谷,为闺蜜用中国美食开了一场派对,赢得交口称赞。她的菜单极家常:香菇木耳菜包、鸡蛋韭菜盒子、酒酿双色芋圆,再加上清蒸开片虾、水煮鱼等菜肴,每一道都色香味俱佳,挑逗着每个在美国过年的“中国胃”。
郭凛从学霸到厨霸转变,是在国外留学的那段日子。在出国前,她几乎没下过厨房,不知道煮面条是用冷水还是热水,肉的不同部位、老抽和生抽有什么区别。在异国他乡,她特别想念母亲做的砂锅鱼头粉皮汤,想念寒夜中一家人围坐拆鱼肉的那股香气。对她来说,母亲亲手做的鱼汤,就是家的味道,承载了所有幸福的童年记忆。
“中国胃”让郭凛走进厨房。第一次做菜,她做了青椒牛柳,牛柳是生的,青椒是焦的,灶台是狼狈不堪的。“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郭凛开始向从潮汕移民加拿大的房东太太求教,从网上下载菜谱研读,每次和母亲通电话,探讨的都是鱼如何清蒸,什么时候大火,什么时候加作料,该买什么样的肉。就这样,她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慢慢地,水煮肉片、梅菜扣肉、酸菜鱼等“貌美如花”的中餐,像模像样的西式料理,“郭氏菜单”上的项目越来越丰富。朋友过生日,她烤了新鲜蛋糕为她庆生。她做的包子,成了每次宴客的保留节目,肉汁渗到面皮上,面皮仍然蓬松。在她看来,美食带来的不仅仅是味蕾的滋润,更是欢乐、满足和寻常日子的丰盈。
“开一个手作学堂,让更多的女子学会做美厨娘,为孩子、为家人做出安全健康的饮食。”去年8月,郭凛将自己对美食的爱好化成二次创业的动力,开出“美味自灶”手作学堂,邀请国内金牌面点大师、五星酒店名厨、国际西点培训官、中国营养家专家,面对面传授中国传统面点、南北帮菜到西式大餐的制作秘诀。
为女性的美丽人生打造平台
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怡和花园的“美味自灶”手作学堂,开放式的现代化厨房与长条餐桌令人眼前一亮。学员在这里边上课边实践,下课后,老师给每人发一份食材和制作工具,作为“家庭作业”。上周日的面点班已是“美味自灶”的第四期班,授课的是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专业、在某大型食品企业担任高级顾问的顾老师。
五位上课的学员中,既有对面点一窍不通的“厨房小白”,也有通过自学会一点、但做得不够好看的学员。“做刀切馒头要用到低筋粉500克、即发酵母40克、无铝泡打粉5克、糖30克、水260到280克。”大家按照老师的配方,和面、揉面、醒面……刀切馒头、花卷、豇豆水饺和猫耳朵,从10点至下午1点,顾老师边做边教,因是这一期班的第一堂课,他选择了四项入门练手的面点,教授面食制作的基本功。
据郭凛介绍说,学堂目前开设面点班和中餐班两个班,面点班每堂课教授三至四种面点,中餐班教大家做家常菜肴。老师不仅要传授美味的制作配方,还要凭自己丰富的经验,教授如何挑选健康的食材、调味品等。针对不同的人群,学堂授课设有周末班和非周末班。跟着顾老师参加了一期面点班后,学员支瑛又走进了中餐班的课堂。轻松搞定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还能做出高难度的松鼠鳜鱼。女儿称,她从一个笨手笨脚的妈妈升级成会做点心、烧得一手好菜的“别人家的妈妈”,为此,支瑛的自信心又增加了几成。
“从家庭美食起步,女性着装、阅读、健身……要因地制宜打造一个女性生活发展平台,让苏州女人更美更自信。”郭凛透露出她的创业设想,她说,目前这个平台已进入装修阶段,不久即将面世。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