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机构:
logo

留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 中国

留学人员信用信息服务网(留信网)

国家级团体《国际学习成果认证》T/CPCPA 0005—2024 主编单位

分享至

 

16日,由中国侨联、浙江省侨联和杭州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创业中国·相约杭州2012侨界海外精英创业创新峰会”在杭州召开。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目前政府正着力推进的一项工作。而海龟创业的资金从哪里来?地方政府又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创业中华-相约杭州2012侨界海外精英创业创新峰会”8月13日-1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来听听他们的观点。

上述峰会由中国侨联、浙江省侨联和杭州市政府主办。200名来自海内外的侨界精英出席开幕式。当天有71个项目达成初步意向,涉及投资金额37.7亿元。

海外归侨多携带项目回国,拥有专利技术,如何筹集创业启动资金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地方政府首当其冲。在中央提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措施后,地方政府纷纷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比如江苏省无锡市,为吸引诺贝尔奖得主等海内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政府将提供最高3000万元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配套资金,并给予30万元-500万元安家补贴。同时设立100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引导资金,每年投入20亿元。

不过政府资金并非海龟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更多的是扮演引导民间投资的角色。以无锡市为例,据无锡市科技局数据,无锡市截至2012年6月,“530”创新创业企业共计1697家,注册资本52亿元,其中30.7亿元为创业者自带资金,占比超过六成;以政府资金为主导的无锡市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投入5.6亿元,仅占12%;其余资金源自无锡本土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专利技术入股占7%多一点。“530”即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

风险投资等民间资本已成为海龟创业的重要投资方。在中国侨联的推动下,出现了老海龟投资新海龟的模式。

海邦人才基金由姚纳新等一批老海龟创业者于2011年1月成立,主要投资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为代表的海龟团队创建的、符合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的高科技企业。一期募集资金5亿,截至2011年底已投资项目12个,多为风险较高的创业初早期企业。姚纳新也是杭州市侨联副主席,10多年前回国创业。

“中国并不缺钱,浙江投资基金就有上千个。”姚纳新说,但缺少能够发现有潜力、存在风险的早期项目。一般风险投资基金由于无法较好评估风险,对创业初早期企业避而不投;专业投资公司多为财务投资;民营资本与海龟企业在经营思路等方面有差异。

而老海龟则具有明显优势。海邦人才基金的20多个合伙人均是海龟创业者,其中10多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0多年的国内创业经验、相似的海龟背景让他们能较好的评估新海龟创业项目风险,敢于投资。首期基金过半资金就来源于老海龟,其余为政府引导资金、民营资本。

老海龟的投资还带来了创业经验。海龟多为技术型人才,在营销、管理、财务等方面缺乏经验。有人回国便埋头开发产品,等产品出来后再建营销队伍。姚纳新直言这是走弯路。对市场需求的了解应早于产品开发。在立项开发产品时,就应该开展市场调查、了解营销方式。海龟对市场需求的印象、美国经验并不能成为商业化行为的依据。“如果不捅破这层窗户纸,企业很可能就会蹉跎2、3年时间,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类似的经验不胜枚举。

而老海龟投资新海龟成为企业股东也令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更有助于新海龟企业的成长。面对股东,新海龟愿意告知企业真实状况,不会含糊其辞。老海龟则能据此给出中肯建议,增加新海龟创业成功的几率,也令自己的投资多份保险。老海龟投资新海龟的模式获得了市场认可。姚纳新个人早年投资的一家海龟企业,在海邦人才基金创立时,就出资入股。而目前海邦人才基金二期已启动,拟募集资金4亿元。侨联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模式的实体化。姚纳新、杨宝庆等几位老海龟已在杭州未来科技园拿地,出资6亿元兴建乐富海邦创业创新园,总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2014年建成的园区将成为海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和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基地。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