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机构:
logo

留学生学习成果评估 . 中国

留学人员信用信息服务网(留信网)

国家级团体《国际学习成果认证》T/CPCPA 0005—2024 主编单位

分享至

近几年来中国留学生逐步占据美国国际学生的半壁江山,总数逼近 30 万人,甚 至有不少美国高校的专业如果没有中国留学生就开不下去了。 但是这些踌躇满志 的华夏学子,当他们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即便是成绩优秀、能力出众,甚至是 在美国有关系的,除了读博做科研,最终能留下来工作的,也是寥寥无几,因为 他们面前是美国 H1B 工作签证制度所形成的“三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身份歧视

陈伟 2012 年本科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被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录取就读金融 学硕士, 去年还没毕业就向美国的企业投递了超过 500 份简历,在同校其他留学 生当中还算幸运,得到了 20 来次面试机会,但是谁知面试的结果却让陈伟苦笑 不得。

“本来很得瑟, 因为得到某美国巨头博彩公司的金融分析师面试机会,还被赞助 去 Las Vegas 面试呢!”陈伟转而一脸无奈,“准备了几天的面试问答,飞去 Las Vegas,没想到,面官只问了一个问题,我就被刷了——他问的是‘你需要 办理 H1B 吗?’,我回答的是‘Yes’。”这还不是陈伟遇到的第一家拒绝留学 生的企业,陈伟还在最后一关“二选一”的面试中被美国某知名投行拒绝,而被 另一位求职者告知他被录取就是因为有绿卡不用办理 H1B。

陈伟最后算是想明白了, “这些面试的大多数,录不录取已经不看能力了,而是 看有没有绿卡,需不需要办 H1B”。

美国企业对留学生求职的这种选择“标准”已经带有很强的歧视意味了,但是这 些企业的行为其实也是在美国工作签证制度下的无奈之举。 美国政府每年提供的 H1B 签证只有 85000 份,更残酷的是,H1B 签证首先是靠抽签分配的,根本不看雇主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对很多公司来说,招收国际学生具有很大的风险,一 旦苦心培养的新员工没有被抽中 H1B 签证,公司不仅失去了精挑细选的员工,而 且其人员调配、 日程安排等等都容易受到巨大冲击,再说 H1B 签证申请也需要一 笔不小的费用。

所以,很多大公司即使不缺钱,也会拒绝国际学生,像壳牌石油(Shell)和富 国银行 (WellsFargo) , 就在招聘启事中明确声明, 不招收国际学生; 更有甚者, 有些公司虽然没有明确不招国际生,但在询问国际生是否需要赞助申请 H1B 后, 果断地结束面试让国际学生走人。

第二座大山:H1B 抽签

王冰本科在弗吉尼亚大学学习市场营销,2013 年毕业。在该专业同期毕业的十 一名中国学生中, 她是唯一在美国找到工作的,成为了纽约一家世界级快消集团 的分析员。接到录用通知时她狂喜不已,大方地请了要好的朋友去唱卡拉 OK, 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公司老板很器重我, 我很快就学到了好多东西。 我租了一套离公司不远的公寓, 下班五分钟就能到家。公寓还配备健身房和咖啡厅,简直不能更舒服。”王冰脸 上洋溢着幸福。 “我特别喜欢纽约, 可是……” 说到这, 王冰的声音沉重了起来, “那段时间,我们少数几个找到工作在申请 H1B 的朋友,每次问候都是‘H1B 抽 中了吗’。随着一个个传来没抽中的消息,我每天上班都在祈祷自己抽中 H1B, 结果还是一个样,我 H1B 抽签没中。我们七个人抽签 H1B,结果只有去 Google 的那家伙抽中了,我们成了炮灰。没有签证就不能留在美国工作了。”

如今王冰已在上海工作了四个多月,虽然还是在一家快消公司做分析员,却怎么 也高兴不起来。“国内生活成本比美国是会低一些,可工资水平就要低得多了, 每天还得挤地铁,”王冰抱怨道,“其实比起物质上的艰苦,更折磨人的是心理 落差。 以前我下班后都会去健身房听着歌跑跑步, 现在就一点都没有那个心情了, 回到家倒头就睡。”

“其实比起在四大上班的几个师兄师姐,我还算是幸运了,起码等到 OPT(留学 生短期实习许可)到期才离职,”想起一些校友的遭遇,王冰感慨不已,“我认识的几个做审计的朋友全都没抽中,事务所第二天就把他们解雇了。那段时间又 不是招聘季,回国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有个师姐回国后在家一待就是半年。”

2015 财年美国一共有 17.25 万人申请 H1B,相对 8.5 万名额,整体中签率还不及 一半。如今美国经济稳步恢复,每年 H1B 申请数量都在增加,可 8.5 万名额却不 会变。保守估计 2016 财年的 H1B 整体中签率将继续下降,估计还不到 40%,抽 签不中会更加普遍。

有的人期待着美国政府大发慈悲能够大幅增加每年的 H1B 名额, 可他们并不了解 美国的政治制度。如果增加 H1B 签证名额,修改相关法规将不可避免,总统要先 起草提案呈交国会,然后再由参众两院表决同意后方可执行。可是,增加 H1B 签证名额并不对绝大多数有投票权的美国公民有什么利好, 倒是有一些保守人士 认为增加 H1B 等于让更多外国人抢去美国人饭碗,必将激烈反对。

第三座山:移民局审查

梁粟 2013 年 12 月取得了密西根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学位。早在毕业前一年,梁粟 就开始投递简历,可直到快毕业才有一家 IT 公司收留他做预算分析员,虽然不 是他热衷的量化分析师,但是起码人家愿意帮他申请 H1B。更难得的是,4 月份 递交 H1B 申请两个星期后,梁粟还被通知抽中了 H1B 名额。 “最后竟然能找到工 作,H1B 抽签还中,我都不敢相信。”梁粟不禁感慨,“从申请学校到研究生毕 业,我从未松懈。得知 H1B 抽中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流了泪。”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梁粟就收到了移民局要求补充材料的通知,证明教育背景 与职位要求相符。他小心翼翼地提交要补充的材料,满心期待审核顺利通过。不 料命运跟梁粟开了个无情的玩笑,很快他就收到了移民局的拒信。 “他们给出的 理由还是我的专业和职位不对口,”梁粟苦涩地说,“好不容易找回些斗志,就 这样被一盆冷水浇灭了。”

梁粟现在一家国内券商实习,还不确定能否转正。 “我留学美国原本是想积累几 年国外工作经验, 好提升回国后的发展空间和待遇。如今我能找到的工作和本科 毕业时差别不大, 可我好多直接工作的本科同学早就升职了, ” 他痛苦地说, “两 年努力,就这样让 H1B 抹去了,一百多万学费也等于百花了。”

像梁粟这样因为专业不对口而 H1B 抽中被拒并不是特例, 但还有可能因为移民局 认为岗位不够职业化、或不需要高学历的国际学生而导致 H1B 被拒。

李丹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会计硕士。 她找工作的历程比起大多数人都要轻松顺利, 父母通过关系为她在加州一家贸易公司找到了公司会计的职位,更幸运的是 H1B 也抽中了。 正当李丹和父母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时,移民局来信拒绝了李丹的 H1B 申请,因为审查官认为公司会计职责过于简单,没有必要雇佣外国人。

“真的很难过,原本以为抽中 H1B 就板上钉钉了,”李丹难掩落寞,“之前新买 了的几万美元的家具和车,现在要限期离境,只好赶紧折价卖掉。”

不仅仅是专业不对口、职责简单才会导致 H1B 签证被拒,年龄太大、工资太低、 个人陈述不当、 雇主地址被规划为非商业用途等等都会成为移民局拒发 H1B 的理 由。所以,每年实际用 H1B 签证留下来的留学生远不及 8.5 万人。

对于总数将近 30 万人、每年新增 5 万人的中国留学生,要走 H1B 签证的途径留 在美国,无论成绩再好,社交再强,关系再硬,都很可能沦为炮灰。所以,我们 在美国观察到, 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都在未雨绸缪, 在留学的开始就做好准备, 寻求通过各种其他途径来达到留美的梦想。


APP-IOS

扫码下载留信网®APP(IOS)

小程序

留信网®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