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对中国留美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显示,留学生整体整体回国的意愿比较强烈,有36.3%的留学生确定学成回国,有42.1%的留学生表示可能回国,两者比例占所调查留学生的四分之三以上,仅9.7%的留学生表示不打算回国。
对于留学生回国的顾虑,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留学生认为国内居住环境不好是回国的首要顾虑,空气质量是不可小视的一部分原因。此外,人际关系复杂、房价太高、不能为孩子提供高质量教育、法制不健全、税收太高等也成为回国的主要顾虑。
在选择回国的原因中,接近六成的留学生认为远在国内的父母是坚定自己回国发展的主要原因。蓝皮书指出,这可能与80后一代独生子女政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王茜(化名),今年26岁。三年前,她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去了英国一所大学读书,学习传媒与社会。去年,她从学校毕业,回国后,家里给她找了一份令人艳羡的事业单位的工作。
进入新的工作环境,王茜很积极也很努力,跟同事见面都主动打招呼,每天笑脸迎人。然而,她总感觉周围的同事对她很冷淡,甚至感觉有人刻意排挤她,无论怎么努力她都无法融入同事们的圈子,“过了一段时间后,有个关系还不错的同事私下告诉我,大家都觉得平时我在办公室太张扬了,说话声太大,想说什么说什么,肆无忌惮,说话不留情面,行事高调,给人一种飞扬跋扈的感觉。”王茜告诉记者。
从俄罗斯回国的李克飞在医院工作期间经常在专业知识方面与同事们产生分歧,“相比国内教育,在国外学到的专业知识要相对先进一些,因此我和同事在对病人的治疗方法上也有差别,有时和同事会观念相左,最终只能遵循病人的意见。所以在国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放在国内反而会被看成爱较真儿。
国内人实在太多了。”当记者问及回国后是否感到不习惯时,从俄罗斯回国的李克飞脱口而出,“过马路也挤,坐公交车也挤,在国外都要排队上车,但在国内你不使劲儿挤都上不去。”
在中国文化当中,每个人都是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一员,深深地和别人联系起来的。每个人都被别人评判,每个人都评判别人。而在西方社会,人是社会功能的一员,一个人的工作和他的私生活是可以完全分开的。西方人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独立,中国人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联系。作为一个文化上的自由主义分子,我非常喜欢这种“不轻易评判”的态度。特别是在国外见过各种阶层的人之后,更加明白各种人生的不同,人对于自己人生的难以把握,和人生、世界的复杂性。所以非常不喜欢道德和价值观绑架,也对此有比一般中国人高得多的敏感度。
“海归”本应是公众艳羡的群体,国家给予厚望的未来栋梁。不得不提,这个队伍当中出现了很多显赫的人物,从两弹元勋钱学森到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他们让属于海归的光环熠熠生辉,同时也让国内公众对海归有了更高要求更多审视更多期待。
海归回国遭遇水土不服,这是属于海归群体的共性问题,就业季一来,这样的热点就会被各个新闻媒体报道,相应的评论接踵而来,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多数人的态度:水土不服的问题多半需要海归自己克服。
海归穿梭于不同的国度,经历着两种不同的物质世界。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人口大国;我们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应接不暇,我们在世界的格局中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衍生而来的文化和制度等等当然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缺失和失去是两种隐患,一种是发展弊病,一种是迷失歧途。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发展与积淀,让我们去伪存真,让我们勇往直前,然而一切发展都避不开曲折性,也避不开危机。就像今天的我们变得多疑:对食品安全质疑,对教授学者调侃,对情谊不安。我们似乎进入了信任缺失的怪圈,我们是怎样一步步丢掉了我们民族精神中的精华——诚信。